闵行草坪葬生态节地葬规定

时间:2024年12月29日 来源:

节地生态安葬,就是采用树葬、草坪葬、花坛葬、壁葬、海葬、平地深埋等方式安葬骨灰。24日,民政部网站发布了由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依法纠正和查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去世后遗体违规土葬、乱埋乱葬、超标准建墓立碑等行为。按照积极有步骤地实行火葬、革新土葬的原则,科学精确地划分火葬区和土葬革新区,依法推行遗体火化、骨灰或遗体公墓内集中安葬,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和推广更多符合节地生态要求的安葬方式。生态葬的优势在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浪费。闵行草坪葬生态节地葬规定

花葬,花葬是墓葬与树葬的创新,它改变了传统公墓死板、无生机的形式,用花坛代替墓穴,将特制的可降解的骨灰盒放入花坛中,花坛上种植花朵。坛位可循环利用,占地面积少,价格经济。顾名思义,花葬的较大主角就是各色花朵,在节省土地资源的同时,也可以令墓地环境赏心悦目,并充满关怀。草坪葬,源于西方流行于东方的葬式。与芳草为伴,让生命生于自然,归于自然,吸取大地甘露,与天地合二为一。西洋风格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流畅的线条,给人视觉的美感。南桥海葬生态节地葬是什么生态葬特点:注重生态平衡,尊重生命尊严。

在火葬区,积极推行不占或少占土地的生态化骨灰安葬方式,在人口密集区推行以楼、廊、堂、塔、墙等形式存放骨灰的立体安葬方式。倡导建设单人骨灰安葬或双人骨灰合葬占地小于国家规定标准的节地型墓位,提倡地面不建墓基、地下不建硬质墓穴,墓碑小型化、微型化,较大限度降低硬化面积,并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积极推广骨灰植树、植花、植草等生态葬式,使用可降解容器或直接将骨灰藏纳土中,不设硬质墓穴和墓碑。

“有一位退休不久的老先生来咨询树葬,他觉得留给孩子、家人的应该是做人的道理和善良的内心,而不是一座冷冰冰的坟墓,去世后应该回归自然,与大地、青山融为一体。但他的家人反对他这么做,觉得树葬会让家人丢面子,无法向亲朋好友交代。”唐晓林记得,那位老先生决心很大,如果家人不接受,他想提前预定树葬,以免家人不按照他的意愿办理后事,“如果有必要,他还要去做一个公证,委托我们按照树葬要求处理骨灰。”树葬,“增”与“减”的因素考量。普及生态葬,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那么接地生态葬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呢?其一、壁葬:壁葬是把逝者的骨灰盒嵌在墙壁内的一种丧葬方式,壁葬在安葬死者的同时还可以为后人留福,是一种新型的殡葬理念和行为。通常壁葬墙与普通墙体高低相仿,墙体正面分布多个井字型可以安放骨灰盒的格子,格子大小可以放入骨灰盒,骨灰盒放进去后,格位口用石材进行封死,石材外边既可以做装饰又可以用来做墓碑,子孙可以在上面刻碑文,以纪念亲人。其二、塔葬:与传统墓葬相比,新型的“塔葬”不用骨灰盒,直接将逝者骨灰和鲜花一起在塔内进行下葬,让逝者在此回归自然。通常情况下,一座塔能容纳上万例骨灰,具有明显的节约用地、经济实惠的特点。为满足家属的需求,塔内壁上可以设置单独的格子,用于安放逝者的骨灰。生态葬特点:无碑、无坟,让逝者与大自然和谐共处。普陀合葬生态节地葬行价

生态葬的普及,有助于引导社会风气转变,倡导绿色生活。闵行草坪葬生态节地葬规定

近日,新京报记者从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获悉了多起与生态葬相关的案例,朝阳法院提醒,清明期间,要采取妥当的方式方法进行祭奠,避免引发不必要的法律纠纷。瞒着奶奶将父亲骨灰海葬,老人得知后将孙女起诉获部分赔偿。2017年7月31日,张某因病去世。张某的母亲李奶奶已经81岁高龄,一家人为了李奶奶的身体状况着想,共同商议向李奶奶隐瞒张某去世的消息。2017年8月2日,张某的女儿小张及爱人黄某为父亲举办葬礼,除李奶奶以外的其他亲属均到场参加了葬礼。2018年9月26日,小张租赁快艇将张某的骨灰进行海撒。2021年底,李奶奶以小张及黄某未向其告知死讯、未经其同意将张某的骨灰进行海葬且未告知海葬地点为由起诉小张及黄某侵犯其人格权,要求赔礼道歉、告知海葬具体地点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50万元。闵行草坪葬生态节地葬规定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