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路面改性沥青碎石封层
碎石封层配合比设计:(1)碎石集料的用量范围。纤维碎石封层中碎石集料的用量主要取决于封层的类型、封层的厚度、碎石材料特性、道路交通量及路面技术状况等。当纤维碎石封层用于表面磨耗层时,碎石集料的用量应保证99%的覆盖率;当用于应力吸收层及其他下封层时,碎石集料的用量应保证70%以上的覆盖率。纤维碎石封层的厚度一般认为等于碎石集料的大公称粒径。(2)乳化沥青的用量范围。乳化沥青的用量首先应考虑纤维碎石封层的类型、碎石集料的特性(类型、粒径、形状、级配等)、碎石集料的用量、原路面技术状况、乳化沥青类型及沥青含量等因素。纤维碎石封层施工结束开放交通1~2个月后,选取1km~3km路段对纤维碎石封层的表观质量。城市路面改性沥青碎石封层
同步碎石封层平板试验法简单易操作,但对于同步碎石封层组成设计,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受个人主观影响较大。有学者通过图像处理分析发现,平板试验法碎石撒布孔隙率一般较大,平板试验方法设计碎石用量可能比较佳用量少10-15%。为了规范同步碎石封层设计方法,一般不推荐采用平板试验法来确定集料撒布量,但在施工验证集料撒布量时该方法是常用、简便的方法。同步碎石封层的沥青用量是指纯沥青用量(AC)。对于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橡胶沥青,也是首先计算纯沥青用量,再根据乳化沥青或橡胶沥青中沥青的含量确定较终需要的沥青用量。城市路面改性沥青碎石封层同步碎石封层技术的优点是同步铺洒粘结材料和石料,实现喷洒到路面上与碎石结合的效果。
碎石封层由一个薄的粘结层构成,这个粘结层一般是沥青、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或改性沥青,粘结材料被喷洒于路面上,然后用一碎石层覆盖其上,经过碾压成型的施工工艺。主要形式:单层:多用于旧路的养护作业,可以起到路面防水、阻止道路的损坏、恢复道路的防滑性能。双层:持久耐用,多用于新建路基的封层和现存路面有轻微网裂和裂缝需要特殊处理的路段。三层:新建公路开始便预期用于承载高的交通量,使用三层碎石封层,第三层使用小的碎石将有助于减少交通噪音,同时加长道路的免养护期。
同步碎石封层结构上与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相似,而后者由于纤维的加入提高了碎石/沥青界面厚度,延缓了水的侵入,同时纤维沥青碎石封层具有更优良的力学性能,经养护后的路面具有更好的耐久性。纤维沥青碎石封层作为一种养护技术,其主要作用是对路面表面功能的修复和提高。纤维沥青碎石封层优异的抗滑和防水性能主要归功于特殊的材料及结构,随着交通和环境的反复作用,一旦这种特殊的结构发生破坏,纤维沥青碎石封层的表面功能将会迅速衰减,这也是其他预防性养护技术耐久性不足的关键所在。采用造价低廉的同步碎石封层作为低等级公路路面无疑是提高路网铺装率的行之有效的措施。
我国同步碎石封层主要技术问题:(1)同步碎石封层组成设计:同步碎石组成设计主要任务是确定合理的碎石与沥青用量,完善的设计方法必须综合考虑碎石粒径、沥青特性、路面状况、气候条件、交通量等因素。而我国尚无相关的设计方法(个别省份有地方标准),仅凭经验方法设计同步碎石封层带来质量隐患和设计随意性。(2)同步碎石封层性能测试与技术指标:国内尚无同步碎石封层相关技术标准和测试方法,渗水、抗滑等测试只能反应碎石封层使用性能;缺乏同步碎石封层中掉粒、脱层、泛油等变化相关的测试方法与指标。纤维碎石封层施工流程:配合比设计:先是确定乳化沥青、碎石及纤维等材料的类型与特性。城市路面改性沥青碎石封层
同步碎石封层可及时限速开放交通。城市路面改性沥青碎石封层
碎石封层的结构类型分为单层、双层和三层式。从工程实践看,常用的结构类型有单层、双层式和组合式。单层式是通用的类型,几乎被用于各种交通条件。在重交通条件下,或不同的下承层,可考虑采用双层式沥青碎石封层,它改善了原有路面的防水性能,作用于其上的荷载可更好的分布。除了以上两种结构形式以外,一些省份还尝试采用了许多组合式结构形式如:碎石封层+稀浆封层、碎石封层+微表处、碎石封层+沥青混合料罩面等,这些组合式结构即发挥了沥青碎石封层技术的优势又保证了行车的舒适性,可应用于高等级公路的养护。城市路面改性沥青碎石封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