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建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2025-03-20
(1)争议的起因和解决方式
尽管双方对合同条款的理解和观点不一致的任何原因都可能导致争议,但争议主要集中于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经济利益上。
变更或索赔的处理不当,双方对经济利益的处理意见不一致等都可能发展为争议。
争议的解决主要包括友好协商(双方在不借助外部力量的前提下自行解决)、调解(借助非法院或仲裁机构的专业人士、**的调解)、仲裁(借助仲裁机构的判定,属正式法律程序)和诉讼(进入司法程序)。
(2)仲裁
1)仲裁的特点
属于法律程序,有法律效力。目前,有70多个国家加入了**《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中国也是成员国。缔约国的法院有强制执行不遵守仲裁决议的当事人的权利。
即使未加入该公约,一般国家之间的双边或多边协议也会保证仲裁协议的有效执行。
双方有选择仲裁方式的自由。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或在争议发生后再行约定仲裁条款。
仲裁一般只在当事人之间进行,不具有公开性,仲裁对各方当事人的商业信誉的负面影响比采用司法程序要小。
仲裁环节相对简单,费用较低,时间短。一般司法程序尤其是英美法系国家的司法程序相当复杂,进度缓慢,不利于双方当事人合同责任和义务的履行。
因此,合同当事人大多倾向于通过仲裁的形式解决争议。
2)仲裁的注意事项
仲裁应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规定,合同争议采用或裁或审制。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了两项基本制度:或裁或审制和一裁终局制,以保证仲裁机构决议的**性。
一些国内企业对此在认识上存在误区,认为协商不成可以调解,调解不成可以仲裁、仲裁不服可以起诉(除非有充分的证据证明仲裁机构违反仲裁程序或国家的法律规定,存在受贿舞弊等行为),片面地认为只有诉讼才是**具**性和**有法律效力的措施.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好选择仲裁规则与仲裁地国家的法律相一致的仲裁。合同双方都希望仲裁能够在自己的国家适用本国法律进行,这是不公平的,除非一方的合同地位占据***优势。**常见的处理办法是选择第三国并按该国的仲裁规则进行仲裁。这就要求对该国的仲裁规则有清楚的认识。
。
本回答由 陕西建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提供
陕西建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 闫新魁
手 机: 18161770380
网 址: http://www.xiangmushijie.com/api/yzcheck.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