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
南开大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年学校设计的录取通知书很是用心,紫色的背景具有厚重感,通知书上设计了101这一数字,寓意着建校101年,且学校还寄出了带有“一元复始,万象新生”字样的荷包,包内装有两粒莲花种子,这是其他高校没有的设计,这份创意很独特,学校负责人表示给新生寄种子的原因是希望同学们能够不忘初心,将一颗种在家乡,一颗带去校园,见证在大学四年的成长,可以说学校这个举动很有情怀了,寓意很好。陕西师范大学邀请师长用毛笔书写录取通知书,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蒙古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
经历了高考的拼搏和查成绩的紧张,山东学子的志愿填报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为了给大一萌新不一样的惊喜,山东财经大学一改往日风格,2020年录取通知书每人两份。据了解,今年通知书一种是传统报道时所需要的传统纸质通知书,而另一种就是新增的纪念版通知书。纪念版通知书上面也会有你的个人信息,区别于传统通知书这种纪念版通知书更增加了趣味性,有收藏的价值,它既可以做你学习书桌上的摆件,也可以做收藏橱窗里的纪念品。纪念版录取通知书外包装采用象征光明的黄色为主色调,寓意山东财经大学的莘莘学子前途一片光明坦荡,包装上印有山东财经大学校徽和校训,仿佛时刻叮嘱学子不忘本心,砥砺前行。而红色印章和波浪花纹则是采用了中国风元素,看起来更加庄重典雅。十分显眼的山东财经大学照片则改版成邮票样式,寓意向广大学子传递光明未来和希望。河南首封录取通知书千万警惕骗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以骗取钱财。
面对以花式设计出圈的高校录取通知书,网友们在叫好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太过花哨的录取通知书是否与返璞归真的精神相悖? 对此,以盲盒录取通知书走红网络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顾骏在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中表示,大学之所以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和学生“套近乎”。大学对学生的态度越发谦卑,越来越“取悦”学生、“迎合”学生,用学生喜欢、熟悉的方式和他们套近乎。 “玩”仪式感,借物传递祝福,本身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如果缺少引导,只考虑“喜欢”,只有意思却没意义,那就不值得。如果有意思也有意义,才更值得,不该单纯的“取悦”学生。 顾骏指出,“录取通知书”传递的信息,首先应该考虑教书育人,不能只考虑“有意思”,要考虑“有意义”,和学校教书育人的目标相一致。18岁的成年人应该有新的、更适应他们的教育方式了。“录取通知书”不该有太多娱乐色彩,娱乐的需求,有市场机构来满足。
清华大学2020级本科录取通知书已经正式发放了,和往年相差不大,今年录取通知书延续了往年的风格,有大家熟悉的立体清华二校门,录取通知书中有30多件纸艺部件以及上百个拼插结构,还有校长送给新生的礼物《乡土中国》、致新生的信、入学须知等。 北京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采用了延续多年的红色天鹅绒特种纸,十分经典,配上烫金工艺题字,简约又大气。通知书的背面是校长为新生写的信,包括了对学子们的殷切期望。 东南大学去年的录取通知书令人眼前一亮,该校的通知书竟然会唱歌,而今年学校保留了唱歌的这一功能,在此基础上还进行了一番升级。通知书的外壳上印有齐康教授所作的大礼堂钢笔画,还给新生准备了纪念卡片,邮票等,具有浓重的书香气息及文艺感。你对于录取通知书改变邮寄方式了解清楚了吗?
2020年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紧密契合了学校百年校庆的主题。为本科学子准备的录取通知书,沿用去年的“开·启”概念,也是以纪念建校100周年设计的。 通知书采取礼盒包装形式,共两层。首层回顾了学校建校的百年历史,第二层是学校送给新生学子的大礼包,包括入学指南,校园地图等。整个通知书礼盒超级实用,能够帮助新生尽快融入大学校园生活。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同样也很有看点。由红、蓝两色的通知书和不同年代的校徽组合两部分组成,封面以建校百年标识为主形象,封面右下角配以学校主楼暗纹,很有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考生应通过本省教育考试院(招生办)公布的正规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辽宁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
现在的大学都不得了,录取通知书一个比一个有创意!内蒙古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
江苏省的本科本科志愿填报已经结束,各位网友很是担心的江苏文科专业白湘菱同学的到底报了哪一所学校?根据一些记者的报道,其母亲表示:白湘菱经过多方权衡,申请了港大,专业意向为金融学。而且港大愿意提供四年100万的奖学金!减轻家庭负担。港大招生办已经表示,白湘菱同学已经是通过港大的面试,现已经向白湘菱同学发放录取通知书了。先前还是有很多网友对白湘菱同学是否能被录取表示疑虑,不过如今尘埃落定!错过了清华北大,还好选择港大,这无疑也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内蒙古工业大学录取通知书
伊杜纳星球,成立于2020年1月16日,是一家专注于大学生群体的新生代互联网公司。致力于为中国大学生提供各个方面的校园服务,以不断提升大学生与信息之间、大学生之间、高校之间、大学生与企业和经济体系的链接效率,最终推动中国新时代大学生各个角度正向意识的建立并最终在社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团队由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悉尼大学等高校的毕业生与研究生组成。团队成员在校期间曾在文艺、体育、科研、创业、学业等五个方面收获国奖荣誉。毕业后曾收获阿里、华为等世界500强、行业领头羊公司和国内以及国外名校的录取通知。回顾大学四年,我们深刻地感觉到,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众多高校很难实现及时有效的链接,各高校大学生也没有平台进行各个角度的交流沟通,致使有能量的大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十分有限,寻求进步的大学生由于地域资源分配不均,突破受阻。带着让大学生变得更好的初心,我们开启了这段未知而有充满意义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