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石油大学录取通知书
电子科技大学今年的录取通知书包含封套、腰封、录取通知书、明信片以及书单五部分。封套设计以电子科大清水河校区主楼线稿为主,融合其它学校及四川特色元素,简洁优雅。外侧采用烫金工艺,喜庆典雅。封口处缀以校徽金属徽标,可取下做书签使用,别致精巧。信封内侧折叠处则是电子科大标志性景观——日晷,上面标注了学校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当然,更为特别的,便是通知书内侧的这枚蜀锦与人工绣艺相结合,成电元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碰撞的纪念邮票。还有定制明信片、院士亲笔寄语与推荐书单。提醒:录取通知书明辨真假很重要!西南石油大学录取通知书
南开大学作为一所百年名校,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今年学校设计的录取通知书很是用心,紫色的背景具有厚重感,通知书上设计了101这一数字,寓意着建校101年,且学校还寄出了带有“一元复始,万象新生”字样的荷包,包内装有两粒莲花种子,这是其他高校没有的设计,这份创意很独特,学校负责人表示给新生寄种子的原因是希望同学们能够不忘初心,将一颗种在家乡,一颗带去校园,见证在大学四年的成长,可以说学校这个举动很有情怀了,寓意很好。上海大学录取通知书现在的大学都不得了,录取通知书一个比一个有创意!
目前高考志愿填报工作还在进行中,多地虽然结束了本科提前批及本科一批的填报,但本科二批、三批以及高职专科批还未结束,而提前结束了报考工作的考生,近日的录取结果也公布了,像江苏省文科状元白湘菱被港大录取,山东省高考状元孟令昊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录取,来自湖南耒阳的留守女孩钟芳蓉被北京大学的考古专业录取,高考学霸的志愿报考结果相继出炉。 而各大高校也没有闲着,近日不少院校公布了2020本科新生的录取通知书,并且陆续发放。每年名校间的录取通知书也是一大看点,无论是从设计还是创意方面,各大高校下足了功夫,既保证了外形方面的美观,又不失内涵,而录取通知书也成为了新生每年的一大期待。
拿到华中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欢快活泼的红色。祝贺新的学子即将开启华师之旅~通知书的封面是华师刚启用不久的南湖综合楼,这幢高颜值、高科技的综合教学楼,象征着现代化、新成就,寓意着桂子山的新生力量定会继往开来,创造新辉煌。 江汉大学今年的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别具特色,红色系唱主角,整体设计采用水波纹、荷叶、鲤鱼等中国元素,既小清新又别具东方韵味。鲤鱼象征着报考江汉大学的莘莘学子,荷叶表示了江大所处的三角湖畔,整个设计独具江大特色。此外,在大学情报局App搜索关键词“研究生录取通知书”也能看到其他学校的录取通知书。一纸录取通知书,承载的是求学理想,许多个辛勤付出的日夜,以及永不退缩的进取心。无论是走进学术课堂还是踏入社会,请继续乘风破浪吧!学霸691分考入清华,在工地搬砖收到录取通知书。
7月21日起武汉大学开始发放2020级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通知书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校园主色调选取了老建筑的立面颜色,古朴典雅不失稳重。底纹采用中国传统水纹,象征着秀美的东湖水,寓意莘莘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畅游。主体图案是巍峨壮观的主行政楼,表现了武汉大学大气恢宏、厚重沉稳的名校风范。 今年华中大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封面采用了南大门俯视图,视觉上更加宏伟壮丽、气势恢弘。红色与金色为主,色调柔和,简洁典雅。校徽和校训彰显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通知书内部展开,上半页是该校校史陈列馆,主展厅上的钢构象征着“跨越”,希望通过它们展示学校的过去、现在,并能引导学校未来的跨越式发展。不止有“盲盒”,高校录取通知书抢鲜看~明辨真假很重要!浙江网红录取通知书
陕西师范大学邀请师长用毛笔书写录取通知书,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西南石油大学录取通知书
据宿迁邮政分公司南湖路营投部经理袁一鸣介绍,今年录取通知书在整个投递环节,要求对所有的高校录取通知书(以下简称“高录书”)实行专人负责,总包单独进行分发,到各投递部,必须进行勾挑核对签收,在整个投递过程中,投递员会对投递的录取通知书数量进行确认和签字,所有投递到江苏的高考录取通知书邮件都要按址上门投递,严禁将高录书投到包裹智能柜,自提点等方式,必须进行收件人当面签收。袁一鸣说:“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录取通知书投递的签收环节,需要对收件人进行两证核实。收件人必须提供身份证以及准考证,进行核实签收,如果收件人无法进行签收的话,必须经收件人允许同意由他人代收,也必须凭收件人身份证、准考证以及代收人的身份证才能进行签收。”同时,在投递完成后,需要签收人在面单上进行签字,投递员需要将面单拍照上传,才算完成投递任务。西南石油大学录取通知书
伊杜纳星球,成立于2020年1月16日,是一家专注于大学生群体的新生代互联网公司。致力于为中国大学生提供各个方面的校园服务,以不断提升大学生与信息之间、大学生之间、高校之间、大学生与企业和经济体系的链接效率,最终推动中国新时代大学生各个角度正向意识的建立并最终在社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团队由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悉尼大学等高校的毕业生与研究生组成。团队成员在校期间曾在文艺、体育、科研、创业、学业等五个方面收获国奖荣誉。毕业后曾收获阿里、华为等世界500强、行业领头羊公司和国内以及国外名校的录取通知。回顾大学四年,我们深刻地感觉到,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众多高校很难实现及时有效的链接,各高校大学生也没有平台进行各个角度的交流沟通,致使有能量的大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十分有限,寻求进步的大学生由于地域资源分配不均,突破受阻。带着让大学生变得更好的初心,我们开启了这段未知而有充满意义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