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上肢关节康复器

时间:2021年06月03日 来源:

    全文阅读一种上下肢协调康复机器人的机构设计与分析叶小灿(安徽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安徽合肥230009)摘要:针对临床上缺少一种肢体协调运动康复训练设备的现状,研制了一款适用于偏瘫患者个性化训练的上下肢协调运动康复机器人。首先,建立人体下肢模型,对坐姿下肢康复运动规律进行探索;然后,基于试验规律探索确定机构执行方案与参数;***,在样机上进行了上下肢肢体协调运动与不同规划步长训练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能够满足设计目标。关键词:康复机器人上下肢协调运动偏瘫患者机构设计中图分类号:TH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6886(2018)05-0010-06DesignandanalysisofacoordinatedrehabilitationrobotforupperandlowerlimbsYEXiaocanAbstract:Aimingatthelackofakindoflimbcoordinatedmovementrehabilitationtrainingequipmentinclinic,akindofupperandlowerlimbscoordinatedmovementrehabilitationrobotsuitableforpersonalizedtrainingofhemiplegicpatientswasdeveloped.First,ahumanlowerlimbmodelwasestablishedtoexplorethemovementruleofsittinglowerlimbsrehabilita-tion.Then,basedontheexperimentalrules。上肢关节康复器CPM仪配合有序的治疗方案决绝康复时间长的难题!专业上肢关节康复器

    2010年日本AkitaPrefectural大学的Koi-chiKirihara等人开发了气动式连杆上肢康复支撑设备[3],该装置具有2种康复模式:一是肌肉的恢复和运动范围的扩张模式;二是日常功能的恢复模式。气动驱动装置简单、轻便,使用安全,但由于空气具有可压缩性,气动执行元件的速度受负载变化的影响较大,定位精度低;此外气源的噪声也是一个问题。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2004年清华大学研制了二连杆机构的康复装置[4],患者握住机构末端手柄,患肢可在水平面上完成平面复合运动,该装置具有主动、被动、助力和阻抗等模式。但它属于末端执行器式,牵引力无法直接施加于上肢其他关节,作用力不均衡,容易对手或腕部造成伤害。哈尔滨工业大学于2008年研制出基于SEMG信号的外骨骼上肢康复机器人[5-7],它采用外骨骼式双边结构,在保证刚度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质量,但相对于外骨骼式单边结构,其运动可靠性略显不足。在此期间,哈尔滨工程大学也开发出手臂康复机器人[8-9],但它属于末端执行器式。2新型上肢康复机器人(如图1所示)。根据人体解剖学理论,从康复运动的实际出发,选择了上肢**基本也是**重要的3个自由度:肩部屈/伸、肘部屈/伸和腕部屈/伸。图1中的关节1,2。湖北上肢关节康复器简介上肢关节康复器CPM主要改善髋,膝,踝关节主动与被动活动。

    全文阅读1引言目前,中国卒中患病率正在迅速增加。具有不同程度运动功能障碍的中风幸存者不仅因生活中的各种不便而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同时对于家庭和社会都是不小的负担。越来越多类型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被开发并应用到临床康复训练中。研究表明,与被动训练的康复机器人相比,可以提供适应性辅助训练的康复机器人康复效果更佳[1],这就要求康复机器人能够实时反馈各关节动态力矩。使康复机器人具备实时力/力矩补偿的解决方案有多种。文献[2]提出的基于力反馈控制的示教机器人,这种方法不需要多维力传感器反馈,是基于Kalman滤波器估计力矩,再采用导纳控制,力补偿效果明显,系统成本低,且系统简洁。有康复机器人的研究采用了动态力矩传感器[3],这类传感器精度高,动态性能好,但目前市面上的动态力矩传感器体积较大,质量较重,且价格昂贵,这限制了其在康复机器人中的应用。串联弹性执行器(SEAs)在康复机器人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其研究由来已久,也实现了较好的控制性能。上肢康复机器人关节的驱动方式多种多样,已有诸多机构对上肢外骨骼进行了长期研究[5-6,10]。由文献[7]提出的一款由液压马达驱动的上肢外骨骼LIMPACT,它包含一种独特的自校准关节装置。

    全文阅读2(上海康复器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0093)3(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上海200073)引言近年来,脑卒中已成为威胁人类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疾病之一,据2015年中国卒中大会《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5》报告,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15%的人群处于脑卒中高风险区,脑卒中已呈年轻化趋势。脑卒中患者发病后通常会留下许多后遗症,其中,约85%的患者伴有一侧上肢功能障碍[1-2],这主要因为中风时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易发生病变导致[3]。现有的医学理论和实践已证明,早期的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恢复其运动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传统上肢康复***,主要依靠医师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连续被动训练,这种训练模式耗时耗力,且缺乏量化和客观评价。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与医学理论的结合,为康复***提供了新的途径。研究显示,利用康复机器人技术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具有重要意义[5]。目前上肢康复机器人已经成为康复领域的研究热点,涌现了许多相关研究成果,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瑞士Hocoma公司研发的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Ameropower,Ameropower功能较为***,技术较为成熟,但装置较为复杂[6];美国华盛顿大学设计了一款7自由度(degreesoffreedom。上肢关节康复器CPM仪有电脑记忆功能,使用更加方便!

    全文阅读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12月第9卷第36期CHINESEANDFOREIGNMEDICALRESEARCH≥磐强肇薯跨誊l每舞菪季垮垮誊瓣曩|靠曩|:.0垂--番囊冬曩重[6]StevensCE,ToyPT,TaylorPE,eta1.Prospectsforcontrolofhep—atitisBvirusinfection:implicationsofchildhoodvaccinationandlong—termprotection[J].Pediatrics,1992,90(1):170—173.[7]马锐,苏锦锋,李津.乙型肝炎疫苗佐剂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0,23(9):1024一l027.[8]陈穗,陈建华.2005~2008年产妇HBsAg携带率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0,7(3):161.[9]武利娟,蒋淑娟,张雁.HBsAg阴性安全性初步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0,7(23):155—156.【收稿日期】2011—10—31下肢关节持续被动活动训练器(下肢CPM)在骨科临床康复中的应用王晓红巩义市人民医院(河南巩义451200)【关键词】CPM机;骨科;康复下肢关节持续被动活动训练器(下肢CPM)进行康复***,其康复***的目的是让患者各个关节同时进行锻炼,此训练器模拟人体正常的运动而对关节康复起到帮助,笔者所在医院68例患者应用此训练器进行康复***,效果明显,现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行骨关手术后进行康复***68例。上肢关节康复器CPM仪厂家源头货源!专业上肢关节康复器配件

上肢关节康复器CPM仪用起来安排吗?专业上肢关节康复器

    都需要对人体上肢结构以及关节运动特身高上臂长前臂长肩宽**大肩宽百分位数283831性进行深入的研究。433985人体上肢具有如下特点:包括肩关节(shoulderjoint,350SJ)、肘关节(elbowjoint,EJ)、腕关节(wristjoint,WJ)和指关9546490节(phalangealjoint,PJ),各关节对应的自由度以及运动特性999为:SJ具有3个自由度,可完成肩关节屈曲/伸展、外展/内收、外表旋/内旋动作。EJ具有2个自由度,可以完成肘关节屈曲/伸展,2人体上肢动力学分析表外旋/内旋动作,WJ具有2个自由度,完成腕关节外展/内收、屈相对质量质心相对位置质心相对位置上肢部位性别(%)(Lcs)(Lcx)曲/伸展。人体上肢除手指关节自由度外共有7个自由度。手【摘要】针对临床上缺少一种肢体协调运动康复训练设备的现状,研制了一款适用于偏瘫患者个性化训练的上下肢协调运动康复机器人。首先,建立人体下肢模型,对坐姿下肢康复运动规律进行探索;然后,基于试验规律探索确定机构执行方案与参数;**后,在样机上进行了上下肢肢体协调运动与不同规划步长训练功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器人能够满足设计目标。专业上肢关节康复器

杭州万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致力于机械及行业设备,以科技创新实现高品质管理的追求。杭州万瑞深耕行业多年,始终以客户的需求为向导,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下肢关节康复器,上肢关节康复器,气压止血器,医用电动骨锯钻。杭州万瑞不断开拓创新,追求出色,以技术为先导,以产品为平台,以应用为重点,以服务为保证,不断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提供更优服务。杭州万瑞创始人彭娇女,始终关注客户,创新科技,竭诚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