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上肢关节康复器生产厂家

时间:2021年05月27日 来源:

    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法可为上肢康复机器人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奠定相应的理论基础。1系统结构和功能简介本文设计的可穿戴式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主要用于帮助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上肢康复训练。该机器人肩关节具有3个DOF、肘关节具有1个DOF,在肩关节和肘关节处各安装了一个驱动电机,可辅助患者进行肩关节屈/伸训练、肘关节屈/伸训练、肩肘关节同步屈/伸训练等被动训练,也可辅助患者进行主动训练。该机器人采用模块化设计,主要包括语音控制模块、肌电控制模块、电源模块、肩部训练模块和肘部训练模块。此外,该机器人的肩宽和两臂长度均可调,能较好地适应不同患者的需求,其整体结构如图1所示。在控制系统方面,该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设计了两种控制模式:语音控制模式和肌电控制模式。结合两种控制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上肢关节康复器CPM仪对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能起到康复训练的作用!甘肃上肢关节康复器生产厂家

    有康复机器人的研究采用了动态力矩传感器[3],这类传感器精度高,动态性能好,但目前市面上的动态力矩传感器体积较大,质量较重,且价格昂贵,这限制了其在康复机器人中的应用。串联弹性执行器(SEAs)在康复机器人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其研究由来已久,也实现了较好的控制性能。上肢康复机器人关节的驱动方式多种多样,已有诸多机构对上肢外骨骼进行了长期研究[5-6,10]。由文献[7]提出的一款由液压马达驱动的上肢外骨骼LIMPACT,它包含一种独特的自校准关节装置,这种自校准关节装置不仅使使用者更加舒适,同时也更加安全。而液压驱动方式具有很高的功率质量比,速度快,力矩大等优点。由文献[8]提出的一款由气缸驱动的康复机器人Pneu-WREX,由于气缸质量轻、柔顺性好的特性非常适用于康复机器人。同时为了克服气缸难以控制的问题,其也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摘要:康复机器人关节的驱动方式和结构设计对控制性能和成本影响较大。提出并验证一种具有低成本、结构紧凑特点和关节动态力矩检测功能的机械设计,并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款简洁的轻质可穿戴双侧四自由度上肢外骨骼。为了验证驱动关节和整体外骨骼设计的有效性,对其结构设计进行了阐述。湖南口碑好上肢关节康复器上肢关节康复器CPM仪的作用为患者省时省力!

    全文阅读大部分脑卒中幸存者存在本体感觉缺失的现象,这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难以恢复,生存质量持续降低。为了改善这一状况,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强化步态训练,通过***提供减重支持,利用平板给予患者持续性的下肢运动轨迹,改善患者肢体功能该文通过研究该院2015年3月一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0脑卒中偏瘫恢复期患者,施行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后,该***方式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膝关节位置觉和运的变化,现报道如下。11-1R该院视复:fr?较,将50例观察对象分为两组,其中25例患者采用常规***,为常规组,常规组包含男性患者例,女髓者12例,平鱗龄为()岁,左議#患者12例,右侧偏瘫患者13例,脑梗死患者9例,脑出血患者16例,平均脑卒中病史()d。另外25例患者采用下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方法,为机器人组,机器人组包含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1例,平均年龄为()岁,左侧偏瘫患者14例,右侧偏瘫患11例,脑梗死患者10例,脑出血患者15例,平均脑卒中病史()d。常规组与机器人组在年龄、偏瘫侧、损伤类型以及脑卒中病史等常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5)。***方法常规组采用常规的物理***,主要措施为: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以及电动起立床训练,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以给予站立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2]。

    全文阅读654321xy0引言在运动神经康复和关节肌肉的康复中,等速训练运动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关键环节[1]。目前市场上的上肢等速康复机器人均为单自由度运动,上肢的运动轨迹只能限于平面内,不能形成任意空间轨迹,使康复疗效受到限制,而且当上肢大角度伸展时,肩关节中心会随之升高,造成人机关节轴不对齐,进而给训练者带来附加约束力[2]。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实现了一种两自由度等速运动,且能实时实现人机关节轴的动态对齐康复机器人结构,如图1所示。由于自由度的增加及构型的要求,对运动臂的高刚性和低惯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设计上即是要限制某些方向上的变形量,同时实现结构的轻量优化。本文通过拓扑优化有限元法,对结构进行了轻量化设计,然后根据工作中的动态受力形式,对结构进行了谐响应分析[3]。与分析前的实物样机对比,有效减轻了运动部分的质量和转动惯量,同时图1康复机器人结构示意1.垂直转轴机构2.水平臂板3.座椅4.臂杆5.人机关节对齐机构6.水平转轴机构改善了结构刚性和稳定性[4]。1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结构描述图1所示的等速康复机器人由6个部分组成。垂直转轴和水平转轴的合成运动,**肩关节两根正交轴的合成运动,使手臂末端走出一条空间轨迹。上肢关节康复器CPM仪增加关节活动度,防止粘连和僵硬,增加关节软骨营养代谢!

    以功能为基础的或克服了现有国内外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体积庞大、不便移称基于功能的作业***是恢复上肢功能**为基本的***手动、灵活性差以及可穿戴式上肢外骨骼质量难以符合标准等段[2]。传统***方式主要依靠康复医生与患者进行一对一辅问题。同时根据康复医学理论、康复临床需求、机电一体化、助训练,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且缺乏客观的评价和准传感器技术的相关理论基础设计出包括语音控制、肌电控确的量化。随着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与医学理论的制、远程康复等多种智能人机交互方式,以及包括主动训练、相结合为康复机器人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为康复***提被动训练、助力训练、示教训练四种康复训练模式的上肢外供了全新的***方式。骨骼康复机器人,并完成相关功能验证试验和数据分析,证研究表明,现有国内外上肢康复机器人普遍设计为体积明了本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庞大的台式结构,这种设计使康复机器人移动困难,占用空间大,一般只适合在大型康复医院使用,而且费用昂贵。此1上肢康复机器人可行性分析(mm)上肢康复机器人直接作用于人体上肢,不管从康复功能角度还是安全角度。浙江生产上肢关节康复器CPM仪哪家实力比较雄厚?云南上肢关节康复器商家

上肢关节康复器CPM仪用起来安排吗?甘肃上肢关节康复器生产厂家

    ⑥其他障碍。4设计定位及设计原则根据偏瘫人群特征调研情况,本项目设计为医用,面向脑卒中等神经受损导致上肢运动功能缺失的患者人群,适用于康复医院、医疗社区等集中式、规模型***场所。设计定位。设计定位为末端牵引式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外骨骼式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系统。设计原则。①外观与功能相结合;②外观与安全相结合;③外观与环境相适应5本项目整体方案设计方案1介绍。训练方式以立式为主,以可调节支架为支撑,训练时,支架与人不产生接触,坐姿时需借助其他外部座椅,为达到合适的训练角度及距离,需不断调整外部座椅与支架的距离,降低了效率。机械臂的机构运动是在外壳内进行,机械臂外壳不跟随运动,如不在人机上对其进行精密的限度测量,很可能会制约机构运动的范围,影响康复效果。方案2介绍。方案二的设计以圆盘造型为底座,增强了稳定性,外观给人机械,硬朗的感觉,座椅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给患者更好的用户体验,机械手臂机械感过强,容易造成疏远感。甘肃上肢关节康复器生产厂家

杭州万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致力于机械及行业设备,是一家生产型公司。公司业务分为下肢关节康复器,上肢关节康复器,气压止血器,医用电动骨锯钻等,目前不断进行创新和服务改进,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公司从事机械及行业设备多年,有着创新的设计、强大的技术,还有一批独立的专业化的队伍,确保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产品及服务。在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持续创新,不断铸造高品质服务体验,为客户成功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