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桥低碳生态节地葬面积

时间:2025年01月23日 来源:

2012年,民政部下发《关于全方面推行惠民殡葬政策的指导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全国火葬区将全方面建立基本殡葬服务保障制度,人员的基本殡葬服务今后将由有关部门买单。此次的通知中,民政部表示,要争取提标增项扩面,合理调整基本殡葬服务减免补贴标准,探索将告别厅租用,普通骨灰盒、纸棺,骨灰生态葬法等纳入基本服务项目范畴,并扩大惠民殡葬政策受益面,尽快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民政部等九部门2016年2月24日联合发布《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或遗体,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葬介绍:一种顺应自然、尊重生命的殡葬方式。南桥低碳生态节地葬面积

“近些年,节地生态葬大家认可度越来越高,”周韵表示,广州市内骨灰撒海等报名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看到并且接受节地生态葬,离不开有关部门大力推广和财政补贴。广州也不例外,通过减免活动费用、发放补贴补助、降低收费标准、扩大服务范围等方式激励市民们选择生态葬式。具体来看,2023年,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财政局联合印发《广州市节地生态安葬补贴办法》(以下称《办法》),进一步扩大奖补范围、简化申请流程,进一步优化生态安葬服务。奉城地域特色生态节地葬行价社会舆论推动生态节地葬成为新风尚,促进了环保观念的传播。

建节地生态葬奖补制度,《意见》明确,指导和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把树葬、海葬、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地方式,以及土葬区遗体深埋不留坟头等生态葬法,纳入奖补范围,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大家有意愿且有条件的地区,可为不保留骨灰者建立统一的纪念设施,利用重要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祭奠活动,缅怀逝者、教育后人。各地可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建立环保殡葬用品补贴制度,对带头推行无毒、可降解环保用品的殡葬服务单位或使用者亲属,给予适当奖励或补贴,推动环保殡葬用品的推广应用。

在“花果鱼米之乡”漳州,“生命公园”理念不仅融入了公益性公墓建设,还与当地的自然景观、特色产业相衔接。在龙文区郭坑镇扶摇村,生命公园保留了龙眼园林中原有的阶梯式地貌,稍作平整,在林中设置生命里程碑;在龙海区白水镇方田村,天然石头被植入孝亲文化,成为一道风景;在华安县湖林乡上田村,整体风格则以樱花为主题……漳州市在公园用地、建设模式、树木选材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建设别具地方特色的生命公园。长泰区民政局局长王泳中说,以生命公园的形式修建骨灰安葬设施,并因地制宜设置草坪葬、树葬、花葬等节地生态安葬形式,不仅一改传统陵园压抑氛围,还能较大限度保护耕地、林地及生态环境。生态葬方式丰富多样,满足不同人群的殡葬需求。

不同于传统的“入土为安”,撒海后的骨灰随着潮汐奔涌,给祭祀造成了挑战。一些人希望,在重视生态安葬中“葬”的新形式推广的同时,也要注重“祭”的环节。以海葬为例,市民平时难以到达一些撒骨灰的地点,希望可以在清明时节,允许家属自愿报名,乘坐客轮到当初撒骨灰的地点吊唁逝去的亲人。在林军看来,节地生态安葬的推广不光要注重形式上的变化,也要保留传统丧葬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内核,“丧葬体现着生者对逝者的精神寄托,节地生态安葬除了要在形式上做减量,还应当进一步在精神上做增量,服务好后续的祭祀环节,让逝者家属找到同样的精神寄托,也能吸引更多人接受节地生态安葬理念。”生态节地葬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适应了现代社会的绿色发展需求。南桥低碳生态节地葬面积

生态节地葬的推动,有助于减少传统墓地资源的紧缺问题。南桥低碳生态节地葬面积

南京市,2021年3月31日,“回归自然 感知生命”2021年南京市生态葬公祭暨无烟陵园授牌仪式在南京雨花台功德园举行。江苏省殡葬协会、南京市殡葬管理处、市属各公墓表示及生态葬家属表示200余人,参加了在雨花台功德园举行的生态葬公祭仪式。12位逝者家属将扎有丝带的骨灰坛集体放入穴位中,轻轻抛撒泥土与花瓣,盖上“勿忘我”“生命花盘”。和平鸽放飞天空。生态葬家属表示、市属公墓表示等分别向生态葬逝者敬献鲜花和祈福巾。据南京市殡葬管理处统计,在南京,2019年至2020年选择节地生态葬共计41104人。南桥低碳生态节地葬面积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