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桥亭葬生态节地葬一条龙服务

时间:2024年12月31日 来源:

近日,家住越城区团结社区的86岁袁姓老人遵从伴侣遗愿选择海葬,并将一万元海葬补助通过“小额慈善冠名基金”捐出,定向帮助社区困难家庭,引发热议。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埋葬逝者的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诞生了许多新型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什么是节地生态安葬?节地生态安葬,就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价值导向,鼓励和引导人们采用树葬、海葬、深埋、格位存放等不占或少占土地、少耗资源、少使用不可降解材料的方式安葬骨灰,使安葬活动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葬介绍:一种绿色、环保、节地的殡葬方式,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南桥亭葬生态节地葬一条龙服务

今年1月份,广州市开展了2024年头一批骨灰撒海活动,撒海骨灰共485份,此后将继续集中开展多批次骨灰撒海出海活动。据介绍,广州于1988年在全国初创骨灰撒海活动,开创了有关部门组织骨灰撒海活动先河,近几年每年报名参加骨灰撒海活动的市民均超过3500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愿意选择骨灰撒海安葬?在广州市民政局殡葬管理处副处长周韵看来,较主要的原因是大家对于生态安葬方式接受程度的提高。“我曾经遇到不少外省人员多方探寻可以举办骨灰撒海活动的城市,因为逝者曾经许下遗愿,希望以回归大海的方式离开,他们然后辗转来到了广东。”周韵表示,生态安葬宣传工作的开展也让更多人了解到这项服务。可降解生态节地葬设计生态葬方式多样,可根据逝者意愿和家属需求灵活选择。

记者采访中发现,目前节地生态葬不被更多人接受的原因集中在“生态葬是不愿意花钱,是随便葬、薄葬,会被人说闲话”。似乎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传统的“入土为安”就是“厚葬”,而生态葬等其他形式都是“薄葬”。对此,殡葬行业从业者、浙江安贤园副总经理单璐认为,“生态葬是随便葬、薄葬”这种想法很不客观,“可能是‘望文生义’了。来现场的人都能深深感受到,每一次生态葬都有它独特的仪式感。我一直觉得,人类较珍贵的是记忆,躯体终有消亡,我们通过较新的科技手段把较珍贵的记忆长久保存下来,这才是真正的记住和缅怀。”

央广网北京4月5日消息(记者车丽 贾立梁 魏雯雯)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这个清明节,敬献鲜花、网络追思等绿色低碳祭扫方式在各地盛行,树葬、海葬等生态节地安葬方式逐渐深入人心。各地各部门扎实做好祭扫服务保障,让大家更好地寄托哀思。昨天(4日),全国有5.76万家殡葬服务机构提供现场祭扫服务,选择绿色低碳祭扫方式的人员1712.97万人次,占现场祭扫总人数的近70%。在江苏省连云港市青龙山公墓,墓园无偿发放各类鲜花超过5000株,鲜花代替纸钱的祭扫理念被更多市民接受。生态节地葬的墓碑通常采用自然材料,减少碳足迹,增添自然气息。

增城区正果万安园副总经理孙志兵介绍,该园节地生态葬产品占比超50%,在园区主要地带规划有超8亩的绿色殡葬示范区,包括草坪葬、花坛葬、树葬、壁葬等形式,公众可选择是否保留骨灰,园区将通过富有仪式感的落葬仪式,传达对逝者的敬畏和尊重。“以前先人的骨灰是放在殡仪馆里边的,后来我们参与了骨灰植树的活动,感觉牌位摆在哪里都一样,因为感情是在心里边的。”佛山市民区先生表示,骨灰植树的方式,可以让生命更好地回归自然,也有助于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环境。普及生态葬,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奉城亭葬生态节地葬一条龙服务

生态葬优势:减轻家庭负担,促进社会和谐。南桥亭葬生态节地葬一条龙服务

那么接地生态葬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呢?其一、花葬:花葬是墓葬与树葬的一种创新,它改变了传统公墓死板、无生机的形式,用花坛替代骨灰盒,把可降解骨灰盒放入花坛中,然后在花坛上种植花朵。花葬较大的特色就是花坛上有各色花朵,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还可以使墓地环境变得更加生机盎然,充满人文关怀。其二、草坪葬:草坪葬源于西方流行于东方,是让逝者骨灰与芳草相伴,汲取大自然芬芳,与天地合二为一的一种丧葬方式。草坪葬将西洋风格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其卧碑流畅的线条,掩映于花草丛中,给人带来视觉上若隐若现的美感。南桥亭葬生态节地葬一条龙服务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