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绿色生态节地葬规定

时间:2024年12月30日 来源:

业内人士:规划时需建设配套祭扫用地,选择生态殡葬后,如何在清明时节祭奠已逝亲属呢?记者注意到,在花坛和树坛边缘,环绕着两圈铭牌,孙志兵告诉记者,可在铭牌上放先人照片、名字、生卒年月,或者定制小型墓志铭,还可以定制盖板保护隐私,方便进行祭扫。在正果万安园聚福园,有一大片广场,“专门为祭扫留出的空间,我们不能只谈生态葬和单位土地的安葬量,墓园规划的时候也要综合考虑诸如祭拜等配套的服务。”在提高单位土地的安葬量的同时,也需要匹配服务用地,“假设一亩地安葬五千位逝者,如果没有合适的场地,即使错峰,也办法满足大家的祭扫需求。”孙志兵告诉记者,有部分骨灰楼在前期建设时未曾考虑到该方面,导致后期管理困难和维护成本高企。生态节地葬在文化相信和宗教信仰上都有不同的体现,展现其多样性。徐汇绿色生态节地葬规定

走进漳州市的长泰区岩溪镇甘棠村,生命公园里绿草如茵,蜿蜒小路旁的花草丛中,一块块不到0.4平方米的“生命里程碑”,是22位逝者留在世间的印记。“生命公园离村里居住区不到一公里,想念亲人时过来走走很方便。”甘棠村党支部书记陈阿炼说。如今在漳州,这样的生命公园越来越多。陈阿炼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墓碑石林不同,生命公园采用斜碑式生命里程碑,里程碑占地面积不超过0.4平方米,与墓穴大小一致。其周边栽种了四季花草、绿化乔木,既节约了用地,又让逝者长眠花海,还能作为休闲公园使用,得到多数村民支持。虹口图书馆葬生态节地葬陵园生态葬特点:无碑、无坟,让逝者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节地生态安葬,就是采用树葬、草坪葬、花坛葬、壁葬、海葬、平地深埋等方式安葬骨灰。24日,民政部网站发布了由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家庭成员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单个墓位使用率。依法纠正和查处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去世后遗体违规土葬、乱埋乱葬、超标准建墓立碑等行为。按照积极有步骤地实行火葬、革新土葬的原则,科学精确地划分火葬区和土葬革新区,依法推行遗体火化、骨灰或遗体公墓内集中安葬,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创新和推广更多符合节地生态要求的安葬方式。

上海市殡葬协会会长王宏阶称,推行公益节地生态墓区既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服务了部分困难群体,同时也满足了节约和保护土地资源的需求,“是殡葬方式革新的大势所趋。”他还表示,节地生态安葬形式已在上海不少公墓推行,今后将逐步覆盖上海各大公墓。“生态殡葬”也称“绿色殡葬”,是一种以树代碑、骨灰直接葬入树下或草坪中的新型葬法。它将亲人骨灰和着鲜花瓣与泥土葬于树根四周、草坪之中。绿色安葬象征着生命长绿、精神永存,也符合人们“入土为安”的传统观念。生态葬介绍: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殡葬方式。

适用对象,具有绍兴市户籍的城乡居民,特困供养人员以及骨灰存放到外地者除外。奖补标准:骨灰实施撒散,每例一次性奖励10000元;骨灰实施树(花)葬、草坪葬,每例一次性奖励5000元;骨灰安置在骨灰堂(墙、廊),每例一次性奖励3000元;小型低碑式安葬,每例一次性奖励500元。生态殡葬具体又可分为树葬、草坪葬、花盆葬、壁葬、海葬等形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殡葬观念的更新,“绿色殡葬”时下成为引导殡葬发展趋势的新风尚。许多年轻人更倾向于选择生态节地葬,体现对传统观念的反思。长宁单人墓生态节地葬陵园

邻近地区的公园或森林常作为生态节地葬的选择,亲近自然。徐汇绿色生态节地葬规定

1994年起,市民政部门推出骨灰撒海服务,但每年全市较多能办理一两百份。2009年起,北京市推出“零百千万”殡葬惠民工程,无偿为逝者提供骨灰撒海服务,并负担两位家属参与或见证海撒全程交通费;在公益性公墓——长青园为海撒者建纪念碑和纪念湖,方便家属祭扫追思。到2013年3月三年里,骨灰海撒数量以每年1000份的速度增长。 北京推行服务:立体安葬:即壁葬。以长青园公益性立体安葬为例。骨灰撒海:彻底不保留骨灰。骨灰深埋:以八宝山人民公墓的怀思阁为例。徐汇绿色生态节地葬规定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