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亭葬生态节地葬价位

时间:2024年12月28日 来源:

法院经审理后认为,高某死后,小亮与田某就骨灰安葬事宜已经进行了协商,并由田某与某殡葬公司签订《骨灰海葬协议书》,小亮对签订合同、丧葬方式的选择均知情。双方作为高某的亲属已就丧葬事宜达成一致意见,现小亮要求变更安葬方式,亦应尊重田某等其他亲属意愿。某殡葬公司系基于合同约定取得高某的骨灰,不属于非法占有。故法院驳回了小亮的诉讼请求。法官提示,《民法典》第二百三十五条规定,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骨灰是具有人格属性的特定物,关于骨灰的安置归属权利,应当由死者近亲属共同行使。骨灰安葬方式由亲属协商确定后,要求变更安葬方式的,应当征求其他亲属的同意。本案中,海葬协议签署后,骨灰已经由某殡葬公司保管,各亲属之间就该安葬方式并未产生过异议。相关协议应当得到各方共同遵守。生态节地葬允许逝者与大自然完美结合,真正体现循环再生的理念。虹口亭葬生态节地葬价位

生态葬为何越来越被社会接受?生态葬不是新生事物。1997年有关部门《殡葬管理条例》颁布实施,明确“在实行火葬的地区,国家提倡以骨灰寄存的方式以及其他不占或者少占土地的方式处理骨灰”。2016年,民政部等9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这是全国头一个推行绿色殡葬的文件。据统计,2019年杭州主城区生态葬数量为188例,2020年为312例;2021年,全市选择生态葬的数量为443例,2022年为431例。今年,只选择江葬的就有441例。截至目前,杭州累计有3195位逝者的骨灰撒入钱塘江。普陀立体生态节地葬陵园生态节地葬,让生命在自然中永恒,与环境和谐共处。

市民对葬式葬法的选择,不仅受到有关部门的服务优化及大力倡导的影响,还有市民们殡葬观念的改变。“厚养礼葬”的观念深入人心,表现在对父母的赡养方面,更加注重生前尽孝,丧事办理从铺张隆重到简约庄重,办丧更加理性。“我们有句老话叫‘尘归尘,土归土’,但到底怎么算‘归’呢?生态葬不也是一种方式吗。”在周韵眼里,生态葬与传统墓葬较大的区别就在于,生态葬能让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周韵介绍,广州节地生态葬比例是缓步上升的,在她看来,生态葬的推广也得益于互联网的普及,“现在网络发达,大家接触信息的方式多了,观念也就慢慢转变。”她介绍,近些年在做政策宣传时,明显感觉到阻力变小了。

现实状况,从老年人口的丧葬消费需求和公墓单位的现状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现象值得关注:一是老年人对后事要求到墓地安葬的比例偏大。对城市养老院500位老人进行了专项调查,统计显示,有326位老人希望后事到公墓安葬,117位老人选择生态葬,21位老人选择骨灰撒海,其所占比例分别为65.2%、23.4%和4.2%二是墓地使用面积逐年扩大。辽宁现有经营性公墓95座,总面积约1500万平方米。2004年全省死亡人口约25.6万,按城市每个公墓占地1.5平方米(含绿化面积)、农村每个墓地4平方米计算,只2004年,墓地安葬的死亡人口约占地700万平方米。节地葬在我国得到政策扶持,有望在未来成为主流殡葬方式。

随着生态葬的推广与普及,不少人在生前就签订了生态葬相关协议,希望在逝世后“回归自然”。安贤园内的生态艺术苑,今年2月24日,市民邓志来代父亲邓泉成正式办好了生态葬手续。早在2016年3月31日在浙江安贤园举办的生态葬仪式上,他就与弟弟一起为父母签订了生态葬协议。较开始,他们四兄弟也很不解,在父亲的强烈要求下才去了解了生态葬。“我父亲一直主张厚养薄葬,本来我们四兄弟商量花二三十万元买个墓地,遭到他强烈反对。他总说‘人死如灯灭,况且周都没有保留骨灰’。后来,他在报纸上看到‘生态葬’报道,和母亲一拍即合,还强烈要求我们去咨询。”生态葬的优势在于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减少浪费。黄浦环保生态节地葬实施方案

生态葬强调遗体直接回归自然,减少环境污染。虹口亭葬生态节地葬价位

草坪葬“薄”与“厚”的民间争论,生态葬如何做到尽孝“厚葬”?尽管从数量上看,生态葬正逐渐成为更多人的新选项,但要实现“身后事”移风易俗并非一件易事。在蒋增钢看来,让“绿色殡葬”的理念深入人心绝非易事,传统的殡葬习俗与理念、对“死亡”话题的避讳、来自身边人的舆论压力都是殡葬革新推进的难点。“社会上一直有‘子女孝不孝顺,看葬礼风不风光’这种说法,就跟有些地方从哭得大不大声来看孝不孝一样,其实还是有点‘形式’的味道。”在今年的钱塘江江葬现场,一位逝者家属说,生前对老人好才是较大的孝顺。虹口亭葬生态节地葬价位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