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单人墓生态节地葬有什么讲究
记者采访中发现,目前节地生态葬不被更多人接受的原因集中在“生态葬是不愿意花钱,是随便葬、薄葬,会被人说闲话”。似乎在很多人的认知中,传统的“入土为安”就是“厚葬”,而生态葬等其他形式都是“薄葬”。对此,殡葬行业从业者、浙江安贤园副总经理单璐认为,“生态葬是随便葬、薄葬”这种想法很不客观,“可能是‘望文生义’了。来现场的人都能深深感受到,每一次生态葬都有它独特的仪式感。我一直觉得,人类较珍贵的是记忆,躯体终有消亡,我们通过较新的科技手段把较珍贵的记忆长久保存下来,这才是真正的记住和缅怀。”在生态节地葬中,遵循着尊重生命、保护环境的原则与精神。普陀单人墓生态节地葬有什么讲究
“网络云祭扫”“代客祭扫”等也满足了不同人群的祭扫需求。昨天(4日),全国共有1309个网络祭扫平台提供网络祭扫服务,共为188.28万人次提供网络方式祭扫服务。天津市第二殡仪馆业务一科负责人薛立霞:市民因各种特殊原因不能现场祭扫的,我们可以提供代祭服务,由专业的主持人致追思词,并将代祭服务的视频发给家属。移风易俗和绿色殡葬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自愿选择生态安葬方式的人数也呈快速增长趋势。民政部社会事务司殡葬管理处处长张晓峰: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树葬、花葬、草坪葬、海葬等生态安葬的方式。鼓励殡葬机构通过增设服务窗口、延长工作时间、创新服务方式等方面为大家提供便捷的服务。为进一步推行绿色殡葬,中山市于2024年5月23日印发《中山市节地生态安葬补贴实施办法》,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有效期为5年。南桥树葬生态节地葬设计生态葬让生命在绿树环抱中安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随船同行的福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处处长裘旦红告诉记者,今年福州市一共有209位逝者选择海葬,他们选择海葬的理由各不相同:有的心忧子女,嘱托丧事一切从简;有的自小离乡,在生命终点选择落叶归根;有的则是一些南下干部,对这片大海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希望死后能够闻涛而眠。在裘旦红看来,这个星球,海水能抵达70%以上的地方,在万顷碧波中徜徉未尝不是一种自由。当海上轮船成为送别逝者的“十里长亭”时,在山区,一些逝者选择以草木立碑,与繁花为伴。
不同辈家庭成员合葬操作有难度,昨天,北京市殡葬管理办公室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北京市的情况是,很多都是父母合葬。该人士表示,按照《意见》,如果家庭成员合葬,如子女与父母合葬,因为周期比较长,实际不好操作。该人士举例说明,比如父母去世很多年后,儿子或者女儿才有可能去世,这样孙子来完成合葬这个事情。“多少年以后才能做的事情,这个时间太长,可能就不好操作”。此外,该人士说,一般来说,合葬的墓碑上都写着慈父:谁谁谁,慈母:谁谁谁,立碑人:子女之类的谁谁谁。“如果合葬了,这个碑文内容就不好写了,因为儿子或者其他家庭成员还没去世呢,这个如何写”。生态节地葬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也弘扬传统文化与人文关怀。
按照目前市级和区、县(市)出台的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实施江葬、壁葬、格位存放等方式的对象家庭,将获得2千元至2万元不等的奖补。草坪卧碑葬,相比传统的殡葬方式,节地生态葬的经济成本则很低甚至为零。如江葬为全程无偿,此外杭州也有多家陵园推出多种全程无偿的生态葬方式;而部分如经营性公墓的格位葬、花坛葬等,其费用也基本能被奖补金额覆盖。与此同时,一些当地有名人士的选择也让生态葬为更多人所知。如建德市有名的教育工作者、原新安江中学校长沈煜如就长眠于树葬区,其学生捐种的纪念树——黄山松郁郁葱葱、四季常青,树上悬挂着沈校长自撰的座右铭:“当老师较大的意义就是看见学生成才”。如今,建德市树葬区安葬的逝者已有74位。生态节地葬不仅让逝者与自然和谐共存,也为活着的人们传递了一种环保意识和生活方式。普陀森林葬生态节地葬市价
生态葬倡导绿色祭祀,减少烟花爆竹等污染。普陀单人墓生态节地葬有什么讲究
怎样进行节地生态安葬?我市积极稳妥推广节地生态安葬,加强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镇级节地生态安葬点建有率已达100%,省级示范点25处,家属可联系户籍所在地乡镇(街道)或者市级公墓官山生态陵园,了解、选择安葬点和安葬方式。选择海葬的,可到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办理预约手续。届时,民政部门会组织集中海葬活动。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2019年,我市出台全市统一的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对实施骨灰撒散、树(花)葬、草坪葬、骨灰堂安置等不占地或少占地的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给予500元—10000元奖励补助,并对实施树(花)葬、草坪葬人员(要求在约定安葬区域采取深埋的方式安葬骨灰,不修坟墓、不立碑、不硬化土地的安葬方式)免除墓穴使用费用,鼓励大家选择节地生态安葬。普陀单人墓生态节地葬有什么讲究
上一篇: 闵行双人合葬生态节地葬规定
下一篇: 徐汇自然生态节地葬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