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节水型社会
市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省级确定的年度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分解制定县级行政区域年度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市级分解制定的年度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指标,制定年度用水计划并组织实施。纳入计划用水管理的单位,应当在每年的12月31日前,向所在辖区县级及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报送当年的用水总结和下一年度的用水计划,由水行政主管部门对区域内公共供水能力进行平衡后,下达年度用水计划指标。用水单位因用水量发生变化,需要调整年度用水计划的,应当向节约用水主管部门或者供水单位提出申请,经核准后,根据供水能力和实际用水需求,由节约用水主管部门对下达的用水计划进行调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节约和保护水资源的义务,有权举报污染和破坏水资源的行为。西双版纳节水型社会
各地老城区改造以解决易涝易淹点和缓解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为导向,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管控要求。加强雨水利用设施建设,在城市新建改建小区与公共建筑、道路、绿地、广场等项目中,因地制宜建设配套雨水集蓄利用设施。合理布局再生水利用设施,配套建设再生水管网等。完善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体系。强化城市开发建设管控,实施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工程,保护和修复山体林地湿地,拓展城市周边雨洪调蓄空间。加大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多渠道保障城市水资源可持续供应,构建城市健康水循环。蒙自家庭节水规划用水单位或个人应当依照国家技术标准安装计量设施,保证计量设施正常运行,规定填报年度用水统计报表。
完善节水审批和监管体系,健全项目节水管理机制:由于项目影响、投资规模不同,我国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级审批制度,但仍存在职责不清问题。因此,应完善节水分级审批和监管体系,基层节水管理机构应被授权管理本辖区范围内所有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落实情况的现场监察职权和处罚权,定期向上级审批机关通报信息。逐步培育节水措施方案评价市场主体,通过市场机制,由**购买中介服务,选择评价单位,居间开展建设项目节水措施评价,为**有关部门提高方案审批效能提供技术支撑。
着力提高城市用水效率:一是推动城镇再生水就近利用、生态利用、循环利用。科学统筹规划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设施,重点在黄河流域实施再生水循环利用工作,以现有污水处理厂为基础,科学合理布局再生水循环利用基础设施,逐年提升再生水利用率。二是大力推进工业节水。加强工业企业用水定额管理,开展水效对标达标,积极应用先进适用节水技术装备,实施节水改造。加大工业利用废水、再生水、雨水等非常规水资源力度,黄河流域的缺水城市要推动市政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运营单位与重点用水企业、园区合作,将市政污水、再生水作为工业用重要水源,减少企业新水取用量,形成产城融合废水高效循环利用新模式,探索建设可复制推广的试点工程。用水单位和个人应当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计量设施。
鼓励使用先进的节水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禁止生产、进口、销售、使用国家列入淘汰名录的节水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农业用水应当发展节约用水灌溉系统和灌水技术,改进地面灌溉系统,因地制宜发展滴灌、喷灌、渗灌等技术措施,加强渠道防渗工程建设,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改进田间灌水技术,加强灌溉用水管理,大力发展节约用水型灌溉农业。灌区管理单位应制定节约用水灌溉制度,推广节约用水灌溉技术,按节约用水灌溉制度适时供水。新闻媒体应当加强节约用水公益宣传和舆论监督。公共场所应当设置节约用水宣传标语、标志牌,宣传节约用水。西双版纳节水型社会
节水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西双版纳节水型社会
构建节水型城市:加强城市节水日常培训和管理,加大用水单位的节水设施建设、节水技术改造等财政投入力度,通过技术改造,提高各行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实施公共供水和自备水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节水“三同时”管理,进一步落实项目节水设施的设计审查、施工监督、验收备案制度;实行取水许可制度,严格自备水管理,自备水计划用水率不低于90%,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范围内的自备井关停率达到100%;开展计划用水管理的水资源论证和水平衡测试工作、公共用水单位的计划用水管理;加大水资源税、污水处理费征收(含自备水),收缴率不低于95%,收费标准不低于国家或地方标准;落实限制特种行业用水、鼓励使用再生水的价格指导意见或标准,完善供水企业水价调整成本公开和定价成本监审公开制度。西双版纳节水型社会
上一篇: 玉溪供水工程哪家好
下一篇: 德宏乡镇河长制考核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