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高阶洛氏硬度计使用步骤

时间:2022年08月17日 来源:

洛氏硬度计的原理和特点:洛氏硬度定义:用一定的压头(金刚石圆锥体<锥角为120°>或淬火钢球),加以载荷(分初载荷<10KG>和主载荷)压入试样表面,造成的压痕深度H,H的大小来标示材料的软硬。一般较硬的金属材料(如淬火后的工件)用金刚石压头;较软的金属材料则用钢球压头。注意要点:压痕位置的选择:压痕离试样边缘及压痕之间的距离应大于2.5倍压痕直径;操作动作的要求:加载、卸载要平稳,避免猛力;未知样品的软硬情况下,应当首先测量HRA或HRC;明确比较软后,即, HRA≤60(HRC≤20)再测量HRB,避免损坏钢球压头;  怎样做好洛氏硬度计的保养与维护工作:硬度计安装在干燥、无腐蚀介质和无振动的场所。无锡高阶洛氏硬度计使用步骤

无锡高阶洛氏硬度计使用步骤,洛氏硬度計

洛氏硬度计压头的影响:金刚石压头不符合技术要求或是使用一段时间后有磨损,操作者如不能判断金刚石的好坏,可由计量测试机构进行检定。钢球压头强度和硬度不够,容易产生变形。钢球扳压扁产生变形后呈椭圆,短轴垂直于零件表面时,压痕浅,示值高;长轴垂直于零件表面时,压痕加深,示值降低,钢球允差小0.002mm。硬度计不处于水平位置,测试硬度时,其值偏低。用水平仪测量水平度,然后垫平硬度计。测试部位的表面与工作台接触不良:零件某一测试部位的表面与工作台接触不良,或支承点不稳固,将会产生滑移、滚动、翘起等现象。这不只使所得结果不准,还会损坏仪器。应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设计合适的工作台。北京专业洛氏硬度计报价洛氏硬度计当硬化层厚度超过0.8mm时,可采用HRC标尺。

无锡高阶洛氏硬度计使用步骤,洛氏硬度計

洛氏硬度计品牌、型号、种类较多。一方面要适应不同的应用,因此,一款好的洛氏硬度计不只只是需要有名品牌,故障率低,使用寿命长,更重要的的是要符合测试的技术需求,并能为使用者提供切实适用的解决方案和好的技术性能,这样的洛氏硬度计才称得上“更胜一筹”。它的产品特点:1、采用砝码电动加载,高精度传感器;2、触摸屏界面,操作方便;3、按照标准硬度块,对各个硬度标尺分高、中、低三段进行自动修正;4、内置凸圆柱面硬度值修正;5、数据处理功能强大,包括:HR、HB、HV等多种硬度制式转换,设置合格范围,超限自动报警,可输入测试员,样品名称等信息;6、测试结果可自动存储、处理、打印。

洛氏硬度计的维护与保养:1、洛氏硬度计长时间不使用时,应用防尘罩将机器盖好。 2、定期在丝杠(26)与手轮(27)的接触面注入少量机油。 3、洛氏硬度计使用前应将丝杠(26)顶面和工作台上端面擦净。 4、如发现硬度示值误差较大: ①可拿下工作台检查其与丝杠接触面是否清洁; ②检查丝杠保护套是否顶起工作台; ③检查压头是否损坏。 5、若施加主试验力时指示器指针开始转动很快然后缓慢转动说明缓冲器内机 油太少了此时可掀起缓冲器上端的毡垫缓慢地注入清洁的 20#机油。同时多次拉推手柄,使活塞上下移动多次将缓冲器内的空气全部排除直到活塞沉到底 时有油从上面溢出为止。 6、用本机携带的标准硬度块定期检查硬度计精度。 ①将工作台及标准硬度块擦净在硬度块工作面进行试验决不允许在支承面试验。 ②若示值误差较大, 除按本节第四项检查外 检查标准硬度块支承面是否有毛刺 若有毛刺应用油石打光。 ③在标准硬度块不同位置试验时硬度块应在工作台上拖动不应拿离工作台。 7、本仪器应定期进行核查并周期进行检定。洛氏硬度计作为热处理工厂质量管理和合格检查的检测手段,已经能够满足要求。

无锡高阶洛氏硬度计使用步骤,洛氏硬度計

洛氏硬度计使用的小技巧:比对正常后,应对样块进行处理,圆形或三角形应选用V型台面,其他形状,应选用两个平行面(平行,可以的话进行一定的修磨),因为不平行将会影响测量的准确度和损坏合金钢硬度头。进行计算时,以后三点或五点计算平均值。(好五点)。目前有一种快速现场硬度计,测试速度非常快,只需4秒,型号为BT130洛氏硬度计。即使非常准确。使用结束后,应及时拔掉电源插头。然后应进行清洁,并适时对升降丝杆、台面进行清洁加油保养。洛氏硬度计使用方法:将工作台置于丝杠台上。热处理洛氏硬度计

怎样做好洛氏硬度计的保养与维护工作:保证试验过程的平稳和读数的可靠性。无锡高阶洛氏硬度计使用步骤

使用洛氏硬度计前的准备工作:洛氏硬度计由于其特性,压力小所以压痕不会明细,特别是表面洛氏硬度试验的压痕更小,对大多数工件的使用无影响。被测试件应稳定地放在试台上,试验过程中试件不得移动,并保证试验力能垂直施加于试件上。被测试件为圆柱形时,必须使用“V”型试台。根据试件的形状、大小选择合适的试台,试件若异形,则可根据具体的几何形状自行制造专门夹具,使硬度测试具有可靠的示值。球压头表面不容许汚垢、油脂及氧化物等存在,球压头在硬度测试中不变形,试验后不应有损伤。无锡高阶洛氏硬度计使用步骤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