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浓缩番茄加工生产线工艺
番茄浆:先将番茄果实制成番茄原浆。原浆的制造工艺有冷法和热法两种。前者是将完全成熟的番茄果实洗净,去蒂,用热水漂烫使番茄果肉与果皮分离。接着用破碎机将果实打碎,用打浆机将破碎果实打浆。后者则是将番茄果实经蒸煮后再破碎、经打浆去除果皮、种子等废渣以获得均匀细腻的果肉原浆。常用的打浆机是三级打浆机,第1级筛筒的孔径为0.3毫米,用以除去果皮,第二级筛筒和第三级筛筒的孔径分别为0.6毫米和0.4毫米,用以除去种子和粗纤维等。与冷法制造工艺相比,热法制造工艺的优点是:①可以使更多的果胶物质和其他胶性物质从番茄果实溶入果肉原浆内,使果肉软化,提高果肉原浆的粘度,并增加果肉原浆的光泽;②阻止果胶酶、维生素C氧化酶和其他酶的活性,以防止制品中出现果肉和汁液分离的现象,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③排除番茄果肉组织间的空隙和原浆中的空气,以利于保存制品中的维生素和避免在后续的浓缩工序中产生泡沫;④消除番茄果实的生臭味。番茄加工设备的特点:高生产率,弹性生产,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广西浓缩番茄加工生产线工艺

番茄蜜饯该产品以100公斤番茄和60公斤蔗糖为原料。将番茄洗净,热烫后去皮,在四周纵向切四道口子,挤去种子,放入清石灰水中浸泡4小时,取出后用清水漂洗,完全除去石灰味后,捞出沥干水分。随后用50%蔗糖溶液浸泡1天。由于番茄中水分析出,糖液浓度大幅度下降,于第二天加糖使糖液浓度达30%,浸渍1天;第三天加糖使糖液浓度达40%,浸渍1天;第四天加糖使糖液浓度达50%,浸渍1天;第五天加糖使糖液浓度达55%,浸渍1天;第六天加糖使糖液浓度达60%,浸渍1天。经过6天的糖液浸渍后,把番茄捞出,放入沸水中漂洗1分钟,去掉表面多余的糖液,然后置于鼓风干燥箱中,在60℃左右的温度下干燥8~9小时即可得到成品。该产品半透明有光泽,呈橙红色,有弹性,含糖35%~40%,甜度适中,是一种良好的休闲小食品。自动化西红柿加工生产线厂家将番茄用清水洗净,摘去果蒂,用刀片在果身中部对称划四道口子(1厘米左右),然后压扁。

番茄一般被加工为番茄酱或者番茄汁,番茄酱生产线主要包括五个部分:新鲜番茄接收,清洗和分拣系统;破碎打浆系统;浓缩系统;杀菌系统;无菌灌装系统。新鲜番茄经过清洗、提升、分检、破碎打浆、浓缩杀菌,无菌灌装后成为桶装的番茄酱成品。整条生产线及相关设备是根据国际高质量标准原则专为番茄沙司所设计的。番茄加工线可以生产从新鲜番茄到各种较终产品的番茄。较受欢迎的是番茄酱生产线,从新鲜的番茄到带有无菌袋装在桶中的番茄酱生产。主要包括:新鲜番茄接收系统,清洗系统,分拣系统,提取系统,浓缩系统,消毒系统和无菌灌装系统。然后将带有无菌袋的番茄酱放入桶中。装在桶中无菌袋中的番茄酱可以进一步制成番茄酱,酱汁,果汁,然后装入直立袋,金属罐,PP容器,瓶子等。
番茄加工之番茄果脯:1.选料:选择中等大小、圆形、健全无病虫害的成熟番茄。2.去皮:在95℃左右热水中烫1分钟,立即放在冷水中剥皮。3.浸泡:用0.5%石灰水浸泡4小时,再用清水漂洗,沥干水分。4.糖浸:第1天:配制40%糖液,并加入2%捣碎的姜片或预先用少许水煮成姜汁,加入糖液中,一起浸泡原料。第2天:把糖液倒入锅内加热浓缩到30%-35%浓度后,把原料放入经加热浓缩的糖液中。第3天:把糖液继续加热到40%。第4天:把糖液加热浓缩到42%-45%。第5天:把糖液加热浓缩到45%-48%。第6天:把糖液加热浓缩到48%-52%。第7天:把糖液加热浓缩到52%-55%。第8天:把糖液加热浓缩到55%-60%。每次加热后原料放入糖液中浸泡(原料不加热)。在把原料用糖浸的第8天,在糖液中加入原料的0.4%-0.8%的柠檬酸。5.干燥:原料用糖液冷浸后,产品叶半透明状,吃饱糖分之后,可从糖液中捞起,在烤房内烘烤到含水量20%为合格。6.包装:用玻璃纸包装成粒状,保存期3个月以上。番茄酱生产线主要是新鲜番茄经过清洗、提升、分检、破碎打浆、浓缩杀菌,无菌灌装后成为桶装的番茄酱成品。

番茄的加工利用是什么?番茄又称西红柿,是一年生茄科草本植物。番茄色泽鲜艳,酸甜适口,肉质鲜美,皮薄多汁,营养丰富。我国是番茄种植大国,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番茄制品种类繁多,传统番茄制品主要有番茄酱、整番茄罐头、番茄番茄、番茄汁、番茄饮料、番茄脯和番茄软糖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又有许多新的番茄制品被开发出来,如番茄红素、番茄膳食纤维、番茄籽蛋白和番茄籽油等。西红柿中蕴藏“黄金”。番茄兼具蔬菜和水果双重身份,含有13种维生素及17种矿物质,还有含量比较高的番茄红素。西红柿特有的香味是由各种挥发性成份组成的。山西全自动西红柿加工生产线厂家
去皮工艺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罐头番茄成品的质量。广西浓缩番茄加工生产线工艺
我国是番茄制品的“加工大国”和“消费小国”。新疆作为国内较主要的番茄产区,获得出口备案资格的番茄制品企业为116家,集中了我国约70%的产能和产量。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据了解,近10年来,世界番茄制品的消费量以年均3%增加。美国国内消耗85%的番茄,而中国则主要是出口。美国和欧洲人均年消费番茄酱在20-30公斤,而我国人均年消费仅为0.6公斤,而且是以鲜食番茄为主。随着人们对番茄保健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我国居民对番茄制品的消费也会越来越高。广西浓缩番茄加工生产线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