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文书档案管理系统

时间:2023年12月20日 来源:

档案管理1.开展电子公文归档工作应遵循保留形成原貌,保持有机联系、保证长期可用的原则。电子公文归档过程中发生责权交接、数据格式转变等重大变化时应形成并留存其变化记录。2.电子公文归档时应要求归档信息包中不包含非开放的压缩、加密、鉴名、印章、时间戳等技术措施,以减少技术依赖性。3.电子公文收集、整理,移交工作应由电子公文形成或办理部门完成,档案部门负责档案接收并对整个归档过程子以必要的业务指导。4.电子公文拟制或办理时应确定是否需要归档,归档工作宜采用随办随归方式,向档案部门移交时间不能超过电子公文整理完成后的次年6月。5.党政机关依据《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要求制定电子公文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建设项目档案管理规范。山西文书档案管理系统

档案主管部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可以对档案馆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的下列情况进行检查:(一)档案工作责任制和管理制度落实情况;(二)档案库房、设施、设备配置使用情况;(三)档案工作人员管理情况;(四)档案管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等情况;(五)档案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安全保障情况;(六)对所属单位等的档案工作监督和指导情况。档案主管部门根据违法线索进行检查时,在符合安全保密要求的前提下,可以检查有关库房、设施、设备,查阅有关材料,询问有关人员,记录有关情况,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山西文书档案管理系统电子文件的部门职责与分工。

1.国家、地方专业主管机关应当根据本专业的管理体制,在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指导下对本系统和直属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国家、地方专业主管机关进行监督、指导时,应当遵循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2.机关的全部档案应当集中、统一管理。机关档案管理应当维护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便于检索、利用和开发。机关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组织领导,将档案工作纳入整体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体系,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发展。3.档案工作所需的基础设施配备和维护经费,档案日常管理工作经费,档案信息化建设经费,档案宣传、培训等其他经费应当列入机关年度财政预算。

1.档案检查依照下列程序进行:(一)听取受检单位介绍档案工作有关情况;(二)查阅有关材料、询问情况,进行实地检查;(三)指出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四)汇总检查情况,填写档案检查情况登记表;(五)向受检单位通报检查意见,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2.档案综合检查结果分为优、良好、合格、不合格,档案专项检查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或直接评定风险数量。地方档案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工作实际合理调整档案检查结果等次。受检单位未按要求报送自我检查情况或不配合现场检查导致工作无法开展的、检查周期内或近5年发生档案安全事故或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的,视为不合格。3.档案检查中发现存在档案安全隐患或者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的,应当责令采取补救措施,消除隐患,停止违法违纪行为,并向组织检查的档案主管部门报告。电子档案的文件移交工作。

1.纸质档案数字化按照《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DA/T31)执行,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按照《录音录像档案数字化规范》(DA/T62)执行。其他传统载体档案数字化参照有关规定执行。2.机关应当积极实施纸质档案数字复制件的全文识别,将现有图像数据转化为文本信息,便于检索和开发利用。3.机关应当开展室藏传统载体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数据库质量符合《档案著录规则》(DA/T18)等标准规范要求。4.各门类传统载体档案目录数据应当与相应数字化元数据、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相应元数据库融合管理。归档材料的注意事项。山西实物档案管理业务

档案检查的工作办法。山西文书档案管理系统

1.对参建单位进行合同履约考核时,应对项目文件管理条款的履行情况做出评价,合同款支付审批时应审查项目文件的归档情况,并将项目文件是否按要求管理和归档作为合同款支付的前提条件。2.项目开工前制定项目档案工作方案,对参建单位进行项目文件管理和归档交底。3.建立项目文件管理和归档考核机制,对项目文件的形成、积累和归档情况等进行考核。4.将项目档案信息化纳入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同步实施。5.按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主管部门相关规定,进行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做好项目档案验收的准备和整改工作。山西文书档案管理系统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