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封录取通知书

时间:2021年03月24日 来源:

“成本不到20块。”南开大学招生办主任告诉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网红通知书并不是重金打造出来吸引眼球的东西,它的成本非常低。与网友猜测不同的是,南开大学充满设计感的录取通知书并非出自商业设计团队之手,而是由南开大学招生办率领师生合力完成。从文案、配色到纹饰,甚至连中国结怎么打,都由学校自己敲定。 金柏江告诉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我们不是那种特别有钱的学校,但我们是真的非常有情怀、非常温暖的一个学校,这可能也是很想传递给新生的,希望他们从拿到通知书的这一刻所共情的东西。”今年,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不再是一张薄薄的卡片,而是一个紫色礼盒,共4层。北京首封录取通知书

为迎接新生入学,全国各高校在开学季来临之前就花样百出,纷纷奉上别出心裁的录取通知书。据统计,统计周期内,共有372个高校官微积极参与“录取通知书”的相关内容讨论,发布相关微博605篇,累计阅读量超6000万,互动量达到22万+,原创内容占比高达84.5%。新媒体时代,高校通知书不仅仅是只有学生线下可见的“成绩单”,更是全民公开可见的高校品牌名片。高校官微推出的高颜值、深寓意通知书,不仅在和“准大学生”们的“见面”之初就递上了自己的“专属名片”,给了他们一个美好的大学初体验;还在抢占公众注意力的自媒体时代自带“聚光灯”效果,向大众发出高校独有的品牌“烫金名片”。沈阳音乐学院录取通知书没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前,检查这4个“细节小事”,避免耽误了录取!

今年参加高考的学子们正焦心地等待录取通知书。寒窗苦读十八载等的就是这一刻。自古至今,“金榜题名时”都是人生中重大喜事之一。如今的入学通知书较为简单,一般是学生姓名,所考入专业,持书报到,学校公章等。而在古代,及第的录用通知书无论是做工,还是送达,都比现在复杂、隆重。科举制创始于隋,形成于唐。唐代把金屑涂饰在笺简上,作为进士及第到家报喜所用,称为“榜帖”。历史上首先出现的榜帖是泥金帖子,大概在李隆基(唐玄宗)当皇帝的开元、天宝年间流行。“泥金”手法是中国传统的高级装涂工艺,可见其重视程度。 后来出现了金花帖子,被视为“正式版”科举录取通知书,其录取通知书的功能和性质已被现代学术界认可。

随着全国各省(区、市)高考分数线公布,考生们也陆续到了填报志愿和领取录取通知书的阶段,这些令人欣喜和值得纪念的时刻,也让不少喜欢拍照留念的同学激动不已,纷纷发圈晒照与大家一起分享喜悦。但是有五样东西千万不能晒,一旦泄露的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那么被诈骗和骚扰的几率也将大幅增加!这五样东西是:准考证、考生号和密码、成绩查询页面、高考志愿表、录取通知书。这些东西在公之于众之前,都打上马赛克,或者直接就不要晒内容,晒无关紧要的界面就可以,以防不法分子盗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兴奋的你应谨记这几点,才能避免“乐极生悲”!

7月21日起武汉大学开始发放2020级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通知书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校园主色调选取了老建筑的立面颜色,古朴典雅不失稳重。底纹采用中国传统水纹,象征着秀美的东湖水,寓意莘莘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畅游。主体图案是巍峨壮观的主行政楼,表现了武汉大学大气恢宏、厚重沉稳的名校风范。 今年华中大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封面采用了南大门俯视图,视觉上更加宏伟壮丽、气势恢弘。红色与金色为主,色调柔和,简洁典雅。校徽和校训彰显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通知书内部展开,上半页是该校校史陈列馆,主展厅上的钢构象征着“跨越”,希望通过它们展示学校的过去、现在,并能引导学校未来的跨越式发展。陕西师范大学邀请师长用毛笔书写录取通知书,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重庆邮电大学录取通知书

今年北京语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是由北语在校生亲手设计,“无余质朴,内敛柔和”的理念贯穿其中。北京首封录取通知书

陈春秀到现在还想不通,那个代替她上大学的女子,是如何拿到高考通知书的。回想起16年前,陈春秀刚满20岁,参加完高考后,她得了546分,可迟迟未等来录取通知书,家人都以为没戏了,由于当时家境贫困,她面临二个选择,一个是种田,一个是外出打工,最终,她放弃了复读,决定去青岛打工赚钱。“没考上的大学”的陈春秀,做过电子厂工人、餐厅服务员,尝试过生活的各种艰辛,如今在老家的一所幼儿园,当了一名幼师。 虽然日子过得清贫,但她却没有放弃求学的梦想,2020年,她在学信网查询成人教育学校时,意外发现一个姓名和身份证号与自己相同,但照片却不同的女子,根据招考网上的信息显示,这个所谓的“陈春秀”早已经从山东理工大学顺利毕业了。她整个人都懵了,她现在才知道,原来自己早已考上大学,而且毕业多年了。北京首封录取通知书

伊杜纳星球,成立于2020年1月16日,是一家专注于大学生群体的新生代互联网公司。致力于为中国大学生提供各个方面的校园服务,以不断提升大学生与信息之间、大学生之间、高校之间、大学生与企业和经济体系的链接效率,最终推动中国新时代大学生各个角度正向意识的建立并最终在社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团队由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悉尼大学等高校的毕业生与研究生组成。团队成员在校期间曾在文艺、体育、科研、创业、学业等五个方面收获国奖荣誉。毕业后曾收获阿里、华为等世界500强、行业领头羊公司和国内以及国外名校的录取通知。回顾大学四年,我们深刻地感觉到,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众多高校很难实现及时有效的链接,各高校大学生也没有平台进行各个角度的交流沟通,致使有能量的大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十分有限,寻求进步的大学生由于地域资源分配不均,突破受阻。带着让大学生变得更好的初心,我们开启了这段未知而有充满意义的旅程。

热门标签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