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白云学院录取通知书
录取通知书的形式从简单的“一纸公文”到花式设计不断,高校想通过录取通知书向新生传递些什么呢?对此,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有观点》采访时表示,除了展示新生入学后的基本流程操作,录取通知书还可以承载情怀和理想。“大学跟新生接触的第 一个瞬间,其实就是通知书寄达的瞬间。”在这样一个具有很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认知基础的情况之下,传递一些基本的信息是非常有帮助,也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在录取通知书的设计上,各高校都格外花心思。如有疑问,都可以拨打录取通知书里面提供的电话咨询。广东白云学院录取通知书
一快递小哥收到14份装有XX应用科技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快递包裹,且送达每份通知书还会向签收人代收6元资料费,顿生疑惑,于是报警。经鉴定,这些录取通知书均为伪造,据犯罪嫌疑人交待,他通过到付的方式诈骗钱财,一旦考生向指定账号转账学杂费,犯罪嫌疑人还能大捞一笔。一些不法分子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其指定的银行账号,进而骗取钱财,广大考生们要引起重视,收到通知书应仔细核对信息,检查上面的公章,必要时可以选择直接拨打学校电话进行验证核实。另外,在收到自己从未填报志愿的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时,更要高度警惕。高考录取通知书火了前段时间,南京大学 " 神仙录取通知书 " 火了。
近两年不少高校把前沿技术和新鲜创意融入录取通知书,让这份给新生的礼物更走心。录取通知书之变,体现出高招思路的转变,也为新生们上了入学前的一堂课。 清华大学18年的录取通知书中,夹着一份3D清华校门纸雕工艺品。翻开通知书,一个立体版的校门随即出现。西北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使用了AR技术。通过手机扫一扫查看,通知书正面有声画同步的校情校史介绍,背面会出现表示“航空”“航天”“航海”标志的立体图像。 还有一些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十分走心。西安美术学院18年的录取通知书,由该学院中国画系承担设计,以白描方式勾绘西安美术学院地图,通知书中间还有“百里挑一”白文印章。此外,今年陕西师范大学继续坚持十多年的传统,约4500份录取通知书由10余位老教授用毛笔手写,表达了学校对学生和传统文化的重视。
7月21日起武汉大学开始发放2020级硕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通知书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校园主色调选取了老建筑的立面颜色,古朴典雅不失稳重。底纹采用中国传统水纹,象征着秀美的东湖水,寓意莘莘学子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畅游。主体图案是巍峨壮观的主行政楼,表现了武汉大学大气恢宏、厚重沉稳的名校风范。 今年华中大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封面采用了南大门俯视图,视觉上更加宏伟壮丽、气势恢弘。红色与金色为主,色调柔和,简洁典雅。校徽和校训彰显着深厚的历史底蕴。通知书内部展开,上半页是该校校史陈列馆,主展厅上的钢构象征着“跨越”,希望通过它们展示学校的过去、现在,并能引导学校未来的跨越式发展。今年北京语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是由北语在校生亲手设计,“无余质朴,内敛柔和”的理念贯穿其中。
如何避免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你知道领取通知书的一些常识吗?录取通知书怎么辨别真伪?一起来了解一下。录取通知书(入学通知书)中一般包括通知书、入学须知(注意事项)、资助政策简介、学校简介等。拿到通知书后,要当场打开,根据清单,详细检查里面的物件,以防误领。同时,考生根据录取通知书中的入学须知准备物件和学费等大学报到所需用品。如有疑问,都可以拨打录取通知书里面提供的电话咨询。或通过本省教育考试院(招生办)公布的正规渠道查询自己的录取信息。如查询到的信息与录取通知书一致(包括录取学校名称、专业和层次),就是经教育考试院办理了正式录取手续,否则,就不是普通高校正式录取的通知书。家长和考生也可登录报考学校网站查询学校的新生录取名单。“花式”录取通知书,你更喜欢哪一个?山西各大学收到录取通知书
2020高校录取通知书来袭!设计、创意哪家强?广东白云学院录取通知书
8月3日,考生小陆向记者反映称,她的录取通知书到达某快递柳州胜利包裹揽投部后不知去向。如今一周时间已经过去了,录取通知书仍未找到。小陆称,投递员告诉她录取通知书很可能在投递过程中遗失,小陆希望如果有捡到的市民能够归还。快递公司表示愿意赔礼道歉,并赔偿1000元。小陆介绍说,她在今年考上了南昌大学的研究生并顺利被学校录取,学校于7月25日寄送了录取通知书。不过让人意料不到的是,7月26日通知书到达某快递柳州胜利包裹快递揽投部后遗失了,至今仍未找到。这让小陆心急如焚。眼下,投递公司和学生的家人都在积极寻找“遗失的通知书”。 目前能够得知的情况是:录取通知书是营业部快递员在装箱准备投递的时候,将装有通知书的快件放在快递车的车顶了,后面快递员忘了,就开车出去了。很可能就掉在路上了。广东白云学院录取通知书
伊杜纳星球,成立于2020年1月16日,是一家专注于大学生群体的新生代互联网公司。致力于为中国大学生提供各个方面的校园服务,以不断提升大学生与信息之间、大学生之间、高校之间、大学生与企业和经济体系的链接效率,最终推动中国新时代大学生各个角度正向意识的建立并最终在社会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团队由来自上海交通大学、悉尼大学等高校的毕业生与研究生组成。团队成员在校期间曾在文艺、体育、科研、创业、学业等五个方面收获国奖荣誉。毕业后曾收获阿里、华为等世界500强、行业领头羊公司和国内以及国外名校的录取通知。回顾大学四年,我们深刻地感觉到,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众多高校很难实现及时有效的链接,各高校大学生也没有平台进行各个角度的交流沟通,致使有能量的大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十分有限,寻求进步的大学生由于地域资源分配不均,突破受阻。带着让大学生变得更好的初心,我们开启了这段未知而有充满意义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