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增韧POM

时间:2021年02月05日 来源:

POM特点

(1)POM加工前可不用干燥,比较好在加工过程中进行预热(80℃左右),对产品尺寸的稳定性有好处.

  (2) POM的加工温度很窄(0~215℃),在炮筒内停留时间稍长或温度超过220℃时就会分解,产生刺激性强的甲醛气体.

  (3) POM料注塑时保压压力要较大(与注射压力相近),以减少压力降.螺杆转速不能过高,残量要少;

  (4) POM产品收缩率较大,易产生缩水或变形.POM比热大,模温高(80~100℃),产品脱模时很烫,需防止烫伤手指.

  (5) POM宜在“中压、中速、低料温、较高模温”的条件下成型加工,精密制品成型时需用控制模温

  (6)具高机械强度和刚性

  (7)比较高的疲劳强度

  (8)环境抵抗性、耐有机溶剂性佳

  (9)耐反覆冲击性强,良好的电气性质,复原性良好,具自已润滑性、耐磨性良好,尺寸安定性优. 上海 和氏璧化工 提供 POM ,改性POM,增强POM,抗冲POM, 如有 需求 ,欢迎致电 我司。南通增韧POM

用于注射成型、注塑成型和挤出成型的缩醛树脂都可买到。在加工过程中重要的是不要超温或由于产生甲醛而引起的严重超 压。聚合物在关机前应清洗干净,以免在启动过程中过热。缩醛树脂应在干燥的地方储存。缩醛树脂的表观粘度对剪切应力和温度的依赖性比聚烯烃小,但是其熔体 却具有低弹性和低强度。低的熔体强度是应用吹塑成型时存在的一个问题。对吹塑成型来说,带有支链结构的共聚物更适用。结晶速度很快,模塑后收缩可在成型后 的48h内完成。由于快速结晶很难制得透明薄膜。美国和加拿大l997年缩醛树脂的市场需求量为3.68亿lb。缩醛树脂的应用包括:齿轮、辊筒、管道部件、泵零 件、风扇叶片、吹塑膜制的空气溶胶容器、模制链轮和锁链,它经常用以直接取代金属。缩醛树脂主要用于注射成型,其次用于挤出板材和棒材。缩醛树脂的低摩擦 系数使之可用以制造良好的轴承。温州POM多少钱上海 和氏璧化工 提供 POM ,改性POM,碳纤增强POM,耐磨POM, 如有 需求 ,欢迎致电 我司。

POM加工方法:      可进行注塑、挤出、吹塑、滚塑、焊接、粘接、涂膜、印刷、电镀、机加工、注塑是重要的加工方法.注射压力:700~1200bar .注射速度:中等或偏高的注射速度。

POM应用范围:       用于工业机械、汽车、电子电器、日用品、管道及配件、精密仪器和建材等部门。       利用POM强大的、耐磨、耐疲劳、冲击高及润滑性高等优点, 应用作齿轮、驱动轴、链条、阀门、阀杆螺母、轴承、齿轮、叶轮、滚轮、喷头、导轨、衬套、滑轮、凸轮、皮带轮、螺栓、泵体、壳体、阀门、水龙头、草坪设备、管接头、电线插头、开关、按钮、拉链、把手、机电器和机械结构件等传动部件.医疗器械中的心脏起博器;人造心脏瓣膜、顶椎、假肢等。

聚甲醛(IUPAC命名Polyoxymethylene,POM)(或称多聚甲醛;聚缩醛),它是甲醛的聚合物(高分子量聚甲醛),一般结构长度有八到一百个单位。长链多聚甲醛常用在制作于耐热塑胶,又称聚甲醛塑胶(POE,杜邦出产之Derlin)。多聚甲醛因为分解快速而稍具臭味,可用于熏烟消毒、杀菌,也可用于制备纯甲醛(可制福马林)。低温储存甲醛溶液便会缓慢生成多聚甲醛,以白色不溶物沉淀出来。1955年前后杜邦公司由甲醛聚合得到甲醛的均聚物。 上海 和氏璧化工 提供 POM ,改性POM,增强POM,抗静电POM, 如有 需求 ,欢迎致电 我司。

POM优点: 尺寸稳定性好,价格便宜, 表面硬度高而且表面致密,能耐一般化学药品和溶剂,电性能好。力学性能和刚性好,接近金属材料,虽然收缩率大,但尺寸稳定。质轻,是替代铜、铸锌、铝等金属材料的理想材料;耐疲劳性和耐蠕变性极好,外力撤去后,立即恢复原样,耐磨损、自润性和摩擦性好,与UHMWPE、PA、F4一起称为四大耐磨塑料材料;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高,介电性能好,电绝缘性优良。耐溶剂,无应力开裂。

二.POM缺点: 加热易分解,成型收缩率大,成型较尼龙困难。密度大,耐酸及耐燃性不好,耐候性不高。熔点不很高;热降解在较高温度下相当迅速。在氧的存在下还有热氧降解发生。 上海 和氏璧化工 提供 聚甲醛塑料 ,改性POM,增强POM,耐磨POM, 如有 需求 ,欢迎致电 我司。温州POM多少钱

上海 和氏璧化工 提供 聚甲醛 ,改性POM,增强POM,耐磨POM, 如有 需求 ,欢迎致电 我司。南通增韧POM

一、聚甲醛POM的发展历史POM在行业内有一个美称叫“赛钢”或“超钢”,我们就来聊一聊它的历史。要说到POM的历史呢,要追溯到上上个世纪,前苏联的化学家发现了POM的前身——甲醛二聚体。上世纪初,德国化学家奥尔巴赫和巴塞尔在实验室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聚甲醛。之后的二三十年,是由德国化学家,195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赫尔曼·施陶丁格(德语:HermannStaudinger)发现的POM。他在1920年代研究高分子时发现了POM的结构与聚合过程,对POM进行了相对比较系统的研究。但是由于热稳定性的问题,POM当时并未实现商业化。在1952年,杜邦公司的化学家合成了另一种POM,并且在1956年为其均聚物申请了专利。杜邦公司将RNMacDonald作为高分子量POM专利发明人。MacDonald和他同事的专利描述了端基为半缩醛(~O–CH2OH)的高分子量POM的制备方法。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热稳定性,这种POM还是不能够商用。具备热稳定性也意味着可以商用的POM是由DalNagore发明的,他发现用乙酸酐对POM进行端基处理可以将容易解聚的半缩醛转变成热为稳定的,可以融化的塑料。1962年,塞拉尼斯有了自己的共聚甲醛——Celcon®,并在美国实现了商业化生产。1963年。南通增韧POM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