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工厂化水产养殖基地
放苗前准备:1. 设备检查,养殖前首先要检查水气和过滤处理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具体包括对增氧设备、循环水各处理单元、排污管道等设备进行调试和检修,对石英砂滤罐进行反冲洗,确保养殖过程水流顺畅且水质达标。2. 水体准备,养殖系统试运行结束后对养殖池进行杀菌消毒:浸池、排水、刷洗后采用漂白粉或复合碘溶液消毒或用大于20ppm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后刷洗、冲洗。在放苗前1至3天进水,一般进水量为池高的4/5。进水后开启循环水系统使水体进行循环并用增氧泵对水体进行曝气。适当肥水,培养有益藻,使水质达到养殖标准。降低透明度,减少应激。南美白对虾对水质的要求:水温27℃左右,水色为黄褐色或褐色,透明度20~40cm为佳,pH7.6~8.6,溶氧至少5mg/L,总碱度110~140mmol/L。模拟自然环境养殖,使水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河北工厂化水产养殖基地

我国成规模的海水工厂化养殖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较初是以“温室大棚+深井海水”的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出现,这是中国工业化养鱼逐步创立的雏形。克服了养殖季节的限制以及突发恶劣天气的干扰,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了单位水体养殖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掀起了以大菱鲆、牙鲆等鲆鲽鱼类为表示的我国第四次海水养殖浪潮。科技创新有力地支撑了产业发展。在国内第四次渔业产业浪潮的推动下,2007年-2013年,以鲆鲽类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为表示,产业规模迅速由2万m2上升至50万m2,增长了25倍。在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等科研院所推动下,2013年前后,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已初具规模,主要集中在北方沿海。近年来,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养殖密度、养殖水质和养殖效果都有了明显提高。河北工厂化水产养殖基地采用生物絮凝技术,工厂化养殖实现了养殖水体的高效净化。

从水处理到育/标苗,再到养殖的循环水处理,全方面给大家展示了一套完善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1.工厂化水产养殖不能一概而论,海水、淡水,鱼、虾、蟹,苗种、成鱼……有些类型的水产养殖品种在工厂化条件下比开放的水环境中更容易养殖。比如,海南的东星斑产业,某些特种鱼类的苗种培育产业,以及部分工厂化养虾等,都是利润可观的。2.多数情况下工厂化养殖确实难以操作,其背后的原因并不复杂。难在“软件”上,“工厂化”这个标签太明显----“硬件”设施!管控:温度、溶氧、水质、流速、光照、噪音、饲料、人工等。硬件方面,只要肯花钱,肯交学费,基本都能真金白银的堆出来,但是!养殖软件可不是靠资金就能真正解决的。硬件设施的底层逻辑是“尽可能创造有利可控的外部环境”来支撑养殖进程的持续推进,有意无意的忽视了“养殖动物”群体自身的变化和需求。“养鱼先养水”----“水”是养殖的主要!?“鱼”才应该是养殖的主要吧!!
工厂化养殖走向智慧化新时代,我国渔业科技工作者目前已初步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水养殖技术体系,产业发展初具规模。然而,在养殖微生态环境控制、养殖管理与投喂技术、水质自动检测与数字化管理、病害防控、节能降耗等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加强。由于企业管理者因传统养殖理念的束缚,使相当一部分循环水养殖系统集约节约、高效安全的技术优势尚未充分发挥。从设施装备上来看,我国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在水处理精度、水处理效率、运转使用率及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水平方面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循环水养殖技术,工厂化水产养殖降低了对外界水环境的影响。

在这个关键时期,农业农村部、中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印发了《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给水产养殖智慧化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尽管面临种种问题和挑战,但与各类水产养殖生产模式相比,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可以实现生产效率较高、生态环境保持较佳、动物福利得到加强的目标,绿色、生态、循环、高效,表示着未来水产养殖业发展方向。随着我国渔业现代化、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新技术新材料不断出现,将给循环水养殖模式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引经据典,《孟子》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工厂化养殖正是对这一理念的践行。河南循环水工厂化水产养殖方式
养殖业的绿色发展,有利于提升我国渔业国际地位。河北工厂化水产养殖基地
近期,广为海洋承建的渤海水产对虾联合育种平台养殖车间自动控制项目完成了现场施工以及软硬件设备后的测试调整,各项工作进入收尾阶段。众所周知,传统对虾工厂化养殖存在养殖成功率不稳定、养殖水升温能耗和养殖设备功耗偏高、养殖过程投入品添加量大、养殖水体浑浊以及养殖尾水处理成本高等问题。渤海水产对虾联合育种平台养殖车间自动控制项目主要针对养殖车间内的13个家系养殖池进行调温、调水、调气、调盐度,实现投饵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实现家系养殖车间的智能运行和智能管控。河北工厂化水产养殖基地
上一篇: 天津智能鱼菜共生系统制作
下一篇: 河北专业智慧农业产业服务平台厂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