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2甲基四氢呋喃3硫醇

时间:2022年10月20日 来源:

甲基四氢呋喃的使用注意事项:1.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必要时,建议佩戴自给式呼吸器。2.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3.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4.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5.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6.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7.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太原2甲基四氢呋喃3硫醇

太原2甲基四氢呋喃3硫醇,甲基四氢呋喃

甲基四氢呋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和溶剂,属新材料及应用领域中的精细化工材料。在有机合成中,主要用于磷酸氯喹、磷酸伯氨喹和硫胺素等的合成。在溶剂应用方面,甲基四氢呋喃主要用作树脂、天然橡胶、乙基纤维素和氯乙酸——醋酸乙烯共聚物等的有机合成。甲基四氢呋喃作为一种环醚,也是一种路易斯碱,更是一种环境友好、性能优良的独特的溶剂。近几年来,由于甲基四氢呋喃优良的性能和环境友好的特点,使其在溶剂替代应用领域得以迅速的发展:①用于替代安全隐患大的四氢呋喃等,用作格氏反应溶剂;②用于替代高毒性的卤代烃类、苯类等作为有机合成的反应溶剂或萃取溶剂;③应用于有机金属反应和两相反应的溶剂。2 溴甲基四氢呋喃价格甲基四氢呋喃可用作绿色溶剂,可替代四氢呋喃做格氏反应溶剂。

太原2甲基四氢呋喃3硫醇,甲基四氢呋喃

甲基四氢呋喃用于纤维素脂漆,印刷油墨,合成树脂涂料的溶剂和脱漆剂,也可用于杀虫剂,杀菌剂,木材防腐剂,着色剂的溶剂,油脂和芳香烃的萃取剂,照相胶片,人造丝,人造革的制造,抗冻剂,刹车油的配合成分。无色液体微有薄荷气味,能与水、醇、醚、芳烃和卤代烃混溶,但不与高级脂肪烃混溶。能和87.3%(wt)的水形成二元共沸混合物,共沸点99.8℃。可燃。低毒.对皮肤刺激性小。在碱性溶液中易生成四氢呋喃,故实际上几乎无毒。在空气中很高容许浓度238mg/m(或0.005%)。

甲基四氢呋喃测量过程中的基体效应,对测量仪器要定期进行校准,选用具有可溯源的基准试剂,要有可行的质量保证体系,以保证测量结果的溯源性。依据有证甲基四氢呋喃的类型及其潜在用途,定值测量实验室的能力以及所用测量方法的品质,可以选择下列方法模式之一进行定值测量。基准测量方法模式在必须缩小认定值测量的不确定度时,可用一个单独的,所谓的基准分析测量方法来进行定值测量。如果定值测量只由一个实验室承担,推荐使用另一个非基准方法进行误差使用。避免与强氧化剂、潮湿的空气接触。

太原2甲基四氢呋喃3硫醇,甲基四氢呋喃

甲基四氢呋喃可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立即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立即就医。甲基四氢呋喃是一种无色、低粘度的液体,具有类似的气味。2溴甲基四氢呋喃供应商

甲基四氢呋喃是无色透明的液体。太原2甲基四氢呋喃3硫醇

甲基四氢呋喃的制备:1.糠醛衍生物为原料。1980年,**利用5-甲基糠醛为原料制备甲基四氢呋喃。以Pd-K2CO3作催化剂,温度控制在200~300℃,5-甲基糠醛主要发生脱羟反应和氢化反应转化为甲基四氢呋喃。2.内酯、酸酐或二酯为原料。甲基四氢呋喃还可以通过内酯、酸酐或二酯的还原反应来制备。如在SiHCl3存在下,用γ-rays或紫外光或者用60Co在3×;105r/h所产生的γ-rays照射内酯,制得产率为82.3%的甲基四氢呋喃。该合成方法优点是:一步反应流程短,反应速度快。太原2甲基四氢呋喃3硫醇

上海元辰化工原料有限公司是以提供2-甲基四氢呋喃,四氢呋喃,2,3,5-三甲基氢醌,氯磷酸二乙酯为主的有限责任公司(自然),公司成立于2007-08-02,旗下元辰,已经具有一定的业内水平。公司主要提供危险化学品经营【批发(不带储存设施)(具体经营项目见许可证)】,化工产品(除危险化学品、监控化学品、烟花爆竹、易制毒化学品)、五金交电、电线电缆、金属材料、摩托车及零部件、汽车零部件、橡塑制品、包装材料、皮革制品、家具、办公用品、建材的销售,建筑装饰装修建设工程设计与施工,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等领域内的业务,产品满意,服务可高,能够满足多方位人群或公司的需要。将凭借高精尖的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加速推进全国化工产品竞争力的发展。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