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账款审计研究

时间:2021年07月12日 来源:

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机制,其实践活动历史悠久,但人们对审计的定义却众说纷纭。公认具有象征性且被普遍引用的是美国会计学会1972年在其颁布的《基本审计概念公告》中给出的审计定义,即“审计是指为了查明有关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与所制定标准之间的一致程度,而客观地收集和评估证据,并将结果传递给有利害关系的使用者的系统过程”。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是审计的对象,也就是审计的内容。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认定象征着被审单位对本单位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或有效性及经济现象(如会计资料)的真实公允性的一种看法。定期审计是按照预定的间隔周期进行的审计。预付账款审计研究

纳税审计与财务审计都是以国家的有关法律规范、制度等为依据单独的审查被审计对象的会计核算等相关资料所进行的社会监督职能。从审计对象来看,纳税审计主要审查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财务审计重点审查被审计人的财务状况;从审计目的来看,纳税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审计工作来监督纳税人执行税法、依法纳税,以保证国家的税收收入及其他设税目标的实现,而财务审计的目的在于判定财务报表是否公允地反映审计对象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以及会计处理办法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纳税审计与纳税检查一样都是以有关的税收法律规范、制度等为依据,对纳税主体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审查和监督的一项管理行为。但二者相比较,从审计对象来看,纳税审计的对象包括对纳税人纳税行为的审计,还包括对征税行为的审计;纳税检查只包括对纳税主体纳税行为的检查。从审计主体来看,纳税审计的主体主要是单独的,公正的第三方。纳税检查的主体主要是税务机关,此外还包括纳税人内部的纳税检查。预付账款审计研究国家审计机关的职责:审计署对中央银行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行政监督的对象是国家行政机关实施的行政管理活动(包括经济活动);行政监督不是以第三者身份,通过授权或委托进行监督,其执行主体本身就具有管理权和处罚权。法律监督的客体是法律关系,其依据是法律。法律监督的较高机关是全国人大,有权监督法的贯彻实施。实行法律监督的主体是法院和检察院,其监督要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审计虽然也是依法监督,但除法律为其依据外,还有国家的方针、政策、计划、规章、标准、法规等,依法审计,并不等于就是法律监督。审计监督虽说也是经济监督,但又不同于其他专业经济监督。

国家审计机关的职责:1、审计机关对国家的事业组织和使用财政资金的其他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2、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进行审计监督。3、对国有资本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企业、金融机构的审计监督,由规定。4、审计机关对机构投资和以机构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5、审计机关对机构部门管理的和其他单位受机构委托管理的社会保障基金、社会捐赠资金以及其他有关基金、资金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财政财务审计在审计产生以后的比较长一段时期都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可以说是一种传统的审计。

随着审计的发展,审计和会计的区别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方法程序不同。会计方法体系由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三部分组成,包括了记账、算账、报账、用账、查账等内容,其中会计核算方法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记账、算账和报账方法,其目的是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必须的资料和信息;审计方法体系由规划方法、实施方法、管理方法等组成,而实施方法主要是为了确定审计事项、收集审计证据、对照标准评价,提出审计报告与决定,使用资料检查法、实物检查法、审计调查法、审计分析法、审计抽样法等,其目的是为了完成审计任务。事后审计是指在被审单位经济业务完成之后进行的审计。浙江财务收支审计是什么专业

审计授权或委托人,指依法授权或委托审计主体行使审计职责的单位或人员。预付账款审计研究

一般来说,有关于审计人员需重点掌握的审计方法,主要有如下几个:(1)核对法。所谓核对法,其是指将会计记录及其相关资料中两处以上的同一数值或相关数据相互对照,用以验明内容是否一致、计算是否正确的审计方法,其目的是查明证、账、表之间是否相符,以证实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真实、正确、合法。(2)审阅法。审阅法是对企业或单位凭证、账簿和报表以及经营决策、计划、预算、合同等文件和资料的内容详细阅读和审查,以检查经济业务是否合规、经济资料是否正确、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要求的审计方法。一般情况下,审阅法主要是查证证、账、表等会计材料。预付账款审计研究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