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审计整改报告

时间:2021年06月28日 来源:

按执行的地点可以分为报送审计和就地审计。(一)报送审计。报送审计又称送达审计,是指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机关的要求,将需要审查的全部资料送到审计机关所在地就地进行的审计。他是机构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的重要方式。这种审计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缺点是不易发现被审计单位的实际问题,不便于用观察的方法或盘点的方法进一步审查取证,从而使审计的质量受到一定的影响。(二)就地审计。就地审计又称现场审计,是审计机构派出审计小组和专职人员到被审计单位现场进行的审计。它是国家审计机关、民间审计组织和内部审计部门进行审计的主要类型。审计授权或委托人,指依法授权或委托审计主体行使审计职责的单位或人员。计算机审计整改报告

机构审计是由机构审计机关依法进行的审计,在我国一般称为国家审计。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包括设置的审计署及其派出机构和地方各级人民机构设置的审计厅(局)两个层次。国家审计机关依法单独行使审计监督权,对各部门和地方人民机构、国家财政金融机构、国有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有国有资产的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效益进行审计监督。各国机构审计都具有法律所赋予的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强制性。随着信息化不断推进,计算机及其网络已经涉及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领域,各种审计信息资料在加工、整理、传递、管理等过程中常常以计算机数据、电子文件等形式存储与传输。财务收支审计整改报告审计的公正性特征:与权势性密切相关的是审计的公正性。

随着审计的发展,审计和会计的区别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1、产生的前提不同:会计是为了加强经济管理,适应对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核算和分析的需要而产生的;审计是因经济监督的需要,也即是为了确定经营者或其他受托管理者的经济责任的需要而产生的。2、两者性质不同:会计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对生产经营或管理过程进行反映和监督;审计则处于具体的经营管理之外,是经济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对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合法和效益进行审查,具有外在性和单独性。3、两者对象不同:会计的对象主要是资金运动过程,也即是经济活动价值方面;审计的对象主要是会计资料和其他经济信息所反映的经济活动。

内部审计是指由本单位内部专门的审计机构和人员对本单位财务收支和经济活动实施的单独审查和评价,审计结果向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报告。这种审计具有明显的建设性和内向服务性,其目的在于帮助本单位健全内部控制,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西方国家,内部审计被普遍认为是企业总经理的耳目、助手和顾问。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理事会通过了新的内部审计定义,指出:“内部审计是一项单独、客观的保证和咨询顾问服务。它以增加价值和改善营运为目标,通过系统、规范的手段来评估风险、改进风险的控制和组织的治理结构,以达到组织的既定目标。”业务部门应负责审计现场有关资料的保密管理工作。

国家审计机关的职责:1、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国家机关和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其他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人,在任职期间对本地区、本部门或者本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负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监督。2、除《审计法》规定的审计事项外,审计机关对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的事项,依照《审计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审计监督。3、审计机关有权对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并向本级人民机构和上一级审计机关报告审计调查结果。4、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其内部审计工作应当接受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和监督。5、社会审计机构审计的单位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审计机关按照的规定,有权对该社会审计机构出具的相关审计报告进行核查。事后审计的目标是监督经济活动的合法合规性、评价经济活动的效果和效益状况等。企业审计系统

我国机构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具有法律效力,可以强制执行,这也充分地显示了我国审计的权势性。计算机审计整改报告

审计监督是专设的部门所实行的监督,审计部门无任何经济管理职能,不参与被审计人及审计委托人任何管理活动,具有超脱性;审计监督内容取决于授权人或委托人的需要,具有普遍性;审计监督象征国家实施监督,被审计单位不得阻挠;审计监督不只可以对所有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而且还可以对其他经济监督部门以及它们监督过的内容进行再监督。如会计、财政、税务、银行等可以实行经济监督,但它们不是单独的经济监督部门,而主要是经济管理部门,经济监督是其经济管理的附带职能,监督是为其管理服务的,监督的内容总是与其管理的范围相一致。计算机审计整改报告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