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对外股权转让节税
内资企业股权转让的所得税处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18号,废止)的规定: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或损失是指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的收入减除股权投资成本后的余额。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所得应并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被投资企业对投资方的分配支付额,如果超过被投资企业的累计未分配利润和累计盈余公积金而低于投资方的投资成本的,视为投资回收,应冲减投资成本;超过投资成本的部分,视为投资方企业的股权转让所得,应并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股 票转让,是指以股 票为载体的股份转让。浙江对外股权转让节税
办理公证时,股权转让方和受让方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①公司的《法人执照》、法定表示人资格证明书、法定代理人身份证明。如果法定代理人不能亲自办理的,还需提供授权委托书,受托人的身份证明等; ②如果股权转让方、受让方是有限责任公司,还需提交该公司同意转让或受让股权的股东会决议(股东会决议应由各股东表示签名并加盖公章),如果转让方是个人,需提交其身份证明; ③如转让方或受让方是外商或港、澳、台商,所提供的材料为董事会决议、授权委托书、商业登记证,如果是中国香港的当事人还须经中华人民司法部委托的公证人办理公证,如果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当事人应到当地办理公证,并经中华人民驻该国大使馆或领馆认证; ④涉及国有资产的,还需提供有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有关部门的批准文件等。企业股权转让的程序有偿股权转让无疑应属于股权转让的主流形态。
公司法的原则是意思自治,国家法律对公司的设立、经营等活动采取自我治理优先的原则,只要没有逾越法律基本界限,当事人股东之间的约定受法律保护。 此处的公司章程另有规定,不能违反国家对鼓励经济发展,公司股权自由流动促进市场主体活力的原则。所以,章程的规定可以严于公司法,也可以宽松,在章程中对该类事件没有规定的,再寻找公司法的约束力。 针对股权转让的问题,章程可以约定“对外转让须经其他全体股东同意”,这就比公司法严格多了;也可以规定“对外转让须经其他1/4股东同意”,这又比公司法宽松得多;还可以约定“其他股东没有优先购买权”,等等。章程的这些规定均为限制性条款,具有法律效力,是符合公司法立法本意的,也符合有限公司在经济活动过程中时刻保持公司稳定性和经营活力的要求。
取得自己股份的限制:中国《公司法》第149条第1款规定:"公司不得收购该公司的股 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份或者与持有该公司股 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公司依照法律规定收购该公司的股 票后,必须在10日内注销该部分股 票,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办理变更登记,并且公告。同时,第149条第3款还规定:"公司不得接受该公司的股 票作为质押权的标的。"这里的"质押权的标的"应当更为准确地表述为"质押权的标的"。因为根据中国《担保法》第75条的规定:"依法可以转让的股份、股 票"应是权利质押中质押权的标的。如果公司接受该公司的股 票质押,则质押人与质押权人同归于一人。股权全部转让不会影响企业使用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
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对股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另外,以无形资产、不动产投资入股,与接受投资方利润分配,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对于营业额的计算,金融企业(包括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从事股 票、债 券买卖业务的,以股 票、债 券的卖出价减去收入价后的余额为营业额,买入价依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以股 票、债 券的购入价减去股 票、债 券的持有期间取得的股 票、债 券红利收入的余额确定。股权转让是当事人以转让股权为目的而达成的关于出让方交付股权并收取价金,受让方支付价金得到股权的表示。安徽有限公司股权转让
在股权转让交易中,转让方为纳税义务人,而受让股权的一方是扣缴义务人,履行代扣代缴税款的义务。浙江对外股权转让节税
按照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转让分为内部转让和外部转让两种类型。内部转让是指现有股东之间相互转让股权,外部转让是指现有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两者的区别在于,外部转让需要征得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且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股权转让,一般有如下的流程: 1。就交易的标的、价款等基本内容达成初步的意向。 2。以书面方式征得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这是个严格的法律要求,直接影响转让行为的法律效力。 3。如果是对外转让股权,需要其他股东放弃优先购买权。实务中这个步骤和第2步可以一起解决,比如通过召开股东会的方式进行表决,并作出放弃优先购买权的声明。 4。 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5。 公司对股权转让的变更记载,包括注销原股东的出资证明书,向新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以及公司章程和股东名册中相应的变更记载。 6。 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公司变更登记。浙江对外股权转让节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