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智能建筑Wi-SUN通信协议
Wi-SUN 抗障碍物(例如电梯间、地下室)遮挡方面有哪些优势?选用多大的电池能配套超声水表的8年寿命?目前Wi-SUN是使用Sub-GHz的频带,由于低频讯号波长较长,对于阻隔的穿透性较佳。Wi-SUN1.1 2.4mbps 的距离预计可以达到 60 ~100 米吗?须看发送功率而定,但 60~100M应该没问题。Wi-SUN 通信速率是多少,300个点组网时间是多少,在网络故障时,自修复时间是多少?Wi-SUN有定义50kbps/150kbps/ 300kbps。组网时间与各Wi-SUN方案商的实做与性能有关。Wi-SUN是先进的 IPv6 1 GHz 以下网格技术。重庆智能建筑Wi-SUN通信协议

WI-SUN智慧城市智能计量:智能电表是电子硬件设备,用于测量包括每天中某个时间在内的公用设施(燃气、电力、水、供暖)的消耗量。智能电表配备无线物联网连接,可使公用设施和提供商自动收集能源信息,远程提供准确的消耗数据,无需人工工作。智能计量设备可测量和监控电、气、水和供暖的消耗,以无线方式将数据传送给服务提供商、城市、市政当局或通过多种途径受益的房东。公用事业提供商可以有效降低其能源分配成本,较大限度地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并加快现金流。他们的客户会收到准确和及时的消耗数据,并帮助减少能耗。城市可以更有效地运作,较大限度减少能源资源的损失,并可抑制温室气体排放。在多户住宅中,智能燃气表可实现按使用量精确分配取暖费用。需要使用智能电表来实现需求响应。智能水表也有助于较大限度减少水浪费:在配水过程中,漏水量占比可能会高达 40%。北京电网设备Wi-SUN联盟Wi-SUN为智慧城市的设计创造了巨大的机会。

Wi-SUN低功耗模式时,使用电流大概多少mA?低功耗模式的平均电流与芯片在各种模式下的功耗与应用实做的方式有关主要在于: 休眠工耗 (uA),发送功耗(mA), 接收功耗(mA)。实际应用上可以透过降低休眠工耗与延长休眠间隔与缩短发送区间以降低平均功耗。Wi-SUN所使用的无线频段是否是全球通用,目前主要应用频段集中在什么频段内?覆盖范围是怎么样的?目前 Wi-SUN 并未针对各地区使用频段直接规范,各地区能使用的频段系依各地法规规定。目前主要频带: 日本: 920MHz~928MHz ;美国: 902MHz~928MHz; 欧洲: 866MHz~868MHz ;中国: 470MHz~510MHz 。以Wi-SUN 的跳频机制与适当的发送功率配置,是能够符合国内相关法规规定。
Wi-SUN无线传输技术概述:Wi-SUN(Wireless Smart Ubiquitous Network)技术基于IEEE802.15.4g、IEEE802和IETFIPv6标准的开放规范。 Wi-SUN FAN是一种网状网络协议,具有自组网功能和自我修复(self-healing)功能,网络中的每个设备都可以与相邻设备通信,讯息可以在网络中的每个节点之间进行非常长距离的跳转。 Wi-SUN传输技术的特性在于具备远程传输、安全性、可扩展性高、可互通、容易布建、Mesh网状网络,加上耗电量低的特性(Wi-SUN模块的电池寿命有机会可以使用十年之久),被普遍应用在智能电表及家庭智能能源管理(HEMS)控制器等通讯装置,也有利于打造广域大规模物联网。RPL是适合IPv6的低功耗协议,能够较优化路径,较优化路径的因素综合了带宽、延时、跳数等。

Wi-SUN网络跟6lowpan网络是一样的吗?Wi-SUN网络是包含6lowpan的IPv6网络。Wi-SUN除了不适合延时要求小的场合外?还有哪些使用局限性?那得视乎延时要求小到什么程度。Wi-SUN网络可以支持大规模电表在灾害时报告和电源回复的应用场景,其延时要求也是相对严格。Wi-SUN会不会替代NB-IoT?如何克服主站实时控制从站效率低的问题?应用的网络是移动等服务商的网络,还是自己组网拉线?Wi-SUN能否取代NB-IoT很难讲。支持NB-IoT的主要是移动营运商,他们部署NB-IoT具有天然的优势和明确的利益诉求。Wi-SUN在应用推广上,在满足客户实际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与移动营运商共赢,争取成为移动营运商生态的一员。Wi-SUN已经着手为基于IEEE802.15.4g无线规范关键标准的全球协作提供一个论坛。北京电网设备Wi-SUN
Wi-SUN传输技术有利于打造广域大规模物联网。重庆智能建筑Wi-SUN通信协议
Wi-SUN较大支持较多跳数?网络延迟有多少?每个节点较多支持多少个上行路由和下行路由?多跳后,数据过多对较后的一个节点能耗、寿命有什么影响?Wi-SUN 规格上较多支持24跳,但目前实际电表的现场应用中,较多看到的是五跳环境。它采用集中式路由, 可以根据传输质量自动切换上行路由(父节点)并通知BR其父节点信息完成下行路由建立。 以实际测试来看,每一跳间的 RTT (Round Trip Time)大概在 100ms~200ms间,在一个五级环境,从Border Router到第五级节点ping 100 bytes 封包100次的RTT: 较短: 700ms/ 平均: 930ms/ 较长: 1150ms。 多跳对于叶节点的功耗影响较小,对转发节点影响较大。数据过大时,应用层必须切包,因此发送数目封包会变多。若是对于转发节点,负担加重,因此平均功耗必然变大,电池寿命势必减少。重庆智能建筑Wi-SUN通信协议
上一篇: 重庆PLC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特性
下一篇: 南京电力系统通信PLC芯片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