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电动车GreenPHY通信标准
GreenPHY芯片已成功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标准ISO15118-3的V2G通信,以及公司Wi-SUN双模芯片技术位居世界前列。联芯通通过其先进的产品为客户的IIoT应用提供强大的支持。 目前,其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智能计量,智能公用事业,智能能源,智能城市和电动汽车充电系统等领域。我司还致力于工业级安全、室内定位技术、电池供电网络、时间敏感网络等先进技术的开拓,以实现更多IIoT应用。公司研发团队具有丰富的通信芯片设计经验及类比技术能力,团队成员均来自业界有名IC设计公司,且在通信和网络IC设计方面拥有20多年的经验。HomePlug GreenPHY提供了扩充能力,以保护客户投资,满足未来需求。深圳电动车GreenPHY通信标准

联芯通GreenPHY芯片可应用于高速电力线通信(PLC)市场。电力线通信技术基本原理:具体的电力线载波双向传输模块的设计思想:由调制器、振荡器、功放、T/R转向开关、耦合电路和解调器等部分组成的传输模块,其中振荡器是为调制器提供一个载波信号。在发射数据时,待发信号从TXD端发出后,经调制器进行调制,然后将已调信号送到功放级进行放大,再经过 T/R转向开关和耦合电路把已调信号加载到电力线上。芯通的GreenPHY芯片有做Tj达到145°C的可靠性测试,符合OEM/ODM较严苛的任务要求。同时该型芯片亦支持fast/turbo模式,为创新应用提供高带宽,并为下一代标准制定提供借鉴。深圳电动车GreenPHY通信标准HomePlug GreenPHY没有转换层。

联芯通的测试工具助力于缩短客户产品导入周期。GreenPHY是什么?PHY指物理层,OSI的较底层。 一般指与外部信号接口的芯片。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网卡工作在osi的较后两层,物理层(PHY)和数据链路层(MAC)。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送与接收所需要的电与光信号、线路状态、时钟基准、数据编码和电路等,并向数据链路层设备提供标准接口。物理层的芯片称之为PHY。 数据链路层则提供寻址机构、数据帧的构建、数据差错检查、传送控制、向网络层提供标准的数据接口等功能。以太网卡中数据链路层的芯片称之为MAC控制器。
联芯通GreenPHY芯片的重要性:定制芯片设计对于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和5G等新兴领域正迅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些专门用架构,而不是通用芯片,将有助于塑造创新进程。从工业机器人到医疗设备的一切都实现了计算机化,这意味着芯片短缺的影响无处不在。定制芯片提供了一种提高性能的方法。大多数计算机的中心芯片,称为中心处理单元 (CPU),其设计足够灵活,可以执行任何逻辑操作。通过自己的定制芯片,能够真正了解客户运行的各种模型,并优化芯片、功率和一切。GreenPHY芯片可应用电动汽车"ccs系统"。

联芯通具有汽车级质量的Homeplug GreenPHY芯片,已成功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标准ISO15118-3的V2G通信。符合工业级应用即为工业芯片。工业芯片具体应用的工业场景包括工厂自动化与控制系统、电机驱动、照明、测试和测量、电力和能源等传统工业领域,以及医疗电子、汽车、工业运输、楼宇自动化、显示器及数字标签、数字视频监控、气候监控、智能仪表、光伏逆变器、智慧城市等。联芯通GreenPHY 芯片为下一代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GreenPHY已成为国际电动车充电系统CCS的数据通信标准ISO15118-3(DIN70121)的基础。GreenPHY芯片已成功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标准ISO15118-3的V2G通信。深圳电动车GreenPHY通信标准
联芯通GreenPHY芯片已实现量产。深圳电动车GreenPHY通信标准
使用GreenPHY芯片的充电桩:充电桩(Charging pile)是指为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的充能设备。电动汽车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的能量补给装置,其充电性能关系到电池组的使用寿命、充电时间。这也是消费者在购买电动汽车之前较为关心的一个方面之一。实现对动力电池快速、高效、安全、合理的电量补给是电动汽车充电器设计的基本原则,另外,还要考虑充电器对各种动力电池的适用性。HomePlug Green PHY成为国际电动车充电系统CCS的数据通信标准ISO15118-3(DIN70121)的基础 (除国标GB/T20234.3, 日标CHAdeMO外)。每一辆快速直冲的电动车都将需要一个满足ISO15118标准的EVCC(Electric Vehicle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模组,而每一个充电桩(包括家用充电桩)也需要一个SECC(Service Equipment Communication Controller)模组。深圳电动车GreenPHY通信标准
上一篇: 杭州Mesh网络双模融合通信处理器
下一篇: 杭州电力线载波通信芯片技术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