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机器人抛光打磨品质售后无忧
为了适应大批量生产需要,提高圆柱体小零件生产加工效率,设计了一种机器人***自动打磨抛光系统。该系统采用机器人自动夹持工件并回转的加工方式,实现了圆柱体零件的径向圆周自动加工;采用翻转台对工件进行上下翻转的加工工艺,实现了圆柱体零件的轴向自动加工。通过一次夹持多个零件进行加工的装夹方式,实现了在一定机器人负载能力下加工效率的比较大化;运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可根据工艺需求设置多个不同加工工位,实现了工作系统的柔性配置和全流程自动化加工;加装了可调节柔顺装置,实现了工艺参数的可调可控,保证了打磨抛光效果。以不锈钢保温杯为例,对该系统进行了实际应用,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现圆柱体小零件的大批量***自动化加工,可以满足实际生产需求。支持离线编程软件,无缝集成离线编程,仿真模拟和代码生成,提供快速、无误的机器人程序。自动机器人抛光打磨品质售后无忧

就小角阀而言,打磨时需要4根砂带,其中四大面分别进行粗磨,中磨和精磨;四小面进行中磨和精磨;脖子部分只进行中磨作业,然后所有部分进行粗抛和精抛作业。整体要求表面无碰伤、刮伤、裂痕、夹伤、波浪皱纹等。 用途粗磨中磨精磨砂带型号60#,80# 120#,180#,240# 400#,600#,800# 各个待打磨抛光工件都需要用夹具与机器人相连接,且被固定于上件台上,所以选取适当的夹具很重要。夹具既要满足打磨抛光的强度要求,又要满足机器人运动的要求,不能出现大的干涉。***机器人抛光打磨的行业须知路径次序选择, 自动建立机器人行走路径。

自动抛光机、抛光机设备、定制抛光机抛光作业时,一定要严格控制自动抛光机、抛光机设备、定制抛光机的转速,对于技术熟练的技师,钢板部分漆面可以控制在2500-4000转之间,塑胶部分漆面不超过1800转。如果对于那些不熟练的技师,钢板部分漆面应控制在1500-2500转之间,塑胶部分漆面控制在1000-1200转之间。否则可能因转速过快产生的高温对漆面造成损伤,甚至抛穿原厂漆面,给公司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有效的抛光顺序,是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围车转一圈完成作业。
采用定义路径与速度的原理,防止所设路径与零件的表面或尺寸不吻合,而产生质量问题,甚至还可能损坏***。为机器人的机加工应用开辟了新空间,有助于改善加工效果、提升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加快编程进度、缩短节拍时间、降低生产成本。打磨抛光去毛刺单元的另一台机器人负责取件夹持,机器人抓手成为柔性夹具,不需要另外的工装夹具,同时机器人多轴运动,可以完成工件翻转,更加方便另一台打磨机器人的作业。极大地提高了工效。机器人省却了缸头铸件坯料表面处理等等大批工人,为大批量生产,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诺万为了适应大批量生产需要,提高圆柱体小零件生产加工效率,设计了一种机器人自动打磨抛光系统。

机器人工作过程中,工件可实现自动交换,实现打磨和新旧工件的装卸载并行工作。具有回转时间短,性能可靠、安全等特点。实现工件装载、卸载,缩短了打磨的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此外,该结构具备高灵活性,可减少上下料时间,让打磨效率更高。更换夹具只需要更换整个托盘即可。自动打磨系统采用可变频调速的砂带机,砂带角度有手动/ 自动可调机构,快捷砂带张紧及调偏机构实用方便。系统采用超宽砂带,并使用马达直驱设计,减少换皮带的工作,既提高了可维护性,又减少人为干预,提升自动化性能。在抓取工件时,可配置视觉系统,能够识别取件点实现柔性抓取。***机器人抛光打磨的行业须知
提供方案策划, 技术交流, 设备定型, 工艺制定, 生产组织, 工夹具设计,计算机编程的系统供应服务.自动机器人抛光打磨品质售后无忧
自动抛光机是在五金和电子元件的加工应用非常***的一种设备,它的适用范围非常广,可以代替人工抛光,提高效率,例如可适用各种不锈钢圆筒容器的内外抛光筒体抛光机抛光速度每小时可达8-10m2。在自动抛光机的运作过程中,抛光机的抛光磨料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成品的抛光效果,因此要根据抛光元件的要求选择合适特性的抛光磨料。
自动抛光机一般都会选择韧性比较大的抛光磨料,磨削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以选用脆性较大的碳化硅系磨料为益。另外,要考虑工件的材料,在选择抛光磨料时,工件材料的硬度是重要的考虑依据,通常情况下,抛光磨料的硬度要比工件的硬度高出2—4倍,否则,较低硬度的磨粒在高速切削过程中会迅速钝化而失去切削能力,使砂轮耐用度过低而影响切削效率,并且加工质量得不到保证。 自动机器人抛光打磨品质售后无忧
诺万五金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致力于五金、工具,是一家生产型的公司。公司业务分为门把手,大拉手,铰链,门封等,目前不断进行创新和服务改进,为客户提供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将不断增强企业重点竞争力,努力学习行业知识,遵守行业规范,植根于五金、工具行业的发展。诺万五金制造立足于全国市场,依托强大的研发实力,融合前沿的技术理念,飞快响应客户的变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