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常规上肢关节康复器
把设置调整为倒转模式和高低速运行情况也是相同。2故障原因分析及革新思路上述故障是由芯片控制系统故障,造成的设备未到规定的时间突然停止和突发性的自主运转,所以这种情况一般存在电路故障,芯片控制系统损坏的可能性较大。由于该型号停产无法购买设备芯片控制板,经过查看内部电路和使用手册,结合实际的电路分布,决定革新部分电路加装机械式定时开关、电子调速器和直流正反转向开关,不通过芯片控制系统直接连接提供动力输出的12V直流电动机,从而解决设备按时运行的要求,电子调速器改变电机转速,直流正反转向开关用来控制设备按需求正转和倒转。设备按规定改装运行以后再依次检查发生异常情况的直流电机和传动装置,同时检查直流电动机内部电刷磨损情况,必要时更换电刷。3故障革新步骤(1)改装康复训练器内部电路加装机械式定时开关,电子调速器保证定时和供电系统正常运收稿日期:2014—07—17医疗装备2014第12期行。(2)查看说明书电路图更改电路加装直流正反转向开关。(3)检查康复训练器内部直流电机电刷磨损情况。(4)维修保养康复训练器内部传动系统。4故障详细革新处理过程(1)拆下设备顶端机架上部的控制盒,察觉到控制盒内部留有余温并伴有烧焦的味道。浙江生产上肢关节康复器CPM仪哪家实力比较雄厚?浙江常规上肢关节康复器
便携性中图分类号:TH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257(2019)01-0033-05DesignofPortableElectricStimulatorforUpperLimbRehabilitationWANHuan,LIWeida,LIJuan(SchoolofMechanicalandElectricEngineering,SoochowUniversity,KeyLaboratoryofAdvancedRobotics&CollaborativeInnovationCenterofSuzhouNanoScienceandTechnology,Suzhou215021,China)Abstract:Inordertomeetthedemandsofdifferentgroupsofpeople。海南上肢关节康复器哪个好上肢关节康复器CPM仪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
增加肩外展、后伸和外旋的主动运动,动作缓慢、柔和、幅度逐渐扩大,并进行肩前屈、内收旋的抗阻练习及肩前屈的主动和助力练习。5上述四种训练方式中,234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人工肱骨头置换和异体肱骨头移植病例。对于腓骨上段移植、肩关节成形者,术后6周内在上肢吊带保护下进行指、腕、肘关节的主动活动和抗阻力训练,同时进行三角肌、冈上肌等肩周肌肉的等长舒缩锻炼,待68周后复查X线片示移植骨段有明显骨痂生长时才逐渐开始肩关节的主动锻炼。6行肩关节融合的病例,在上肢可调式外展支架固定下行指、腕、肘关节的主动训练及肩周肌肉的等长舒缩,待812周后X线片显示关节已骨性融合,则去除外展支架,进行上肢的主动锻炼。7主动锻炼效果较差者,则结合上肢持续被动活动仪(continuouspassivemo-tion,CPM)进行辅助性的被动锻炼。***变均无复发及转移,2例软骨肉瘤及1例软骨瘤恶变均无瘤存活。骨肉瘤1例已无瘤存活4年,另1例手术后1年死于肺转移。1例肾*转移术后10个月多处转移衰竭死亡。人工肱骨头置换后肩外展达3080,平均50,前屈可达40,患肢可提重1520kg,无1例脱位,患者术后效果满意。腓骨上段移植肩关节成形组有5例发生移植骨骨折,即行肩关节融合术。其余15例肩外展平均42,前屈35。
全文阅读1引言国内外研究表明,大多数肢体残疾患者可以通过康复运动训练恢复其肢体运动功能,尤其是中风偏瘫早期患者,通过运动功能训练其康复率高达90%[1]。而通过传统的人工方式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既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而且不能获得可用于评定康复效果的详细数据,因此,将机器人技术与康复医学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康复训练机器人能**减轻康复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患者康复训练效率,同时将康复机器人产业化,可以**降低康复医疗成本,满足日益增加的残疾人康复训练需求,极大的推动了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2]。而在国内,对于偏瘫上肢康复***机器人的研究,还少有机构涉足[3]。目前上肢康复训练装置的结构都比较简单,装置的自由度数较少[4],且可训练的关节数量有限,而且患者训练时的运动空间较小。介绍一种龙门结构的适用于上肢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训练机器人,通过机器人末端牵引患者手部从而带动患者整个上肢的运动,模拟各种人体上肢日常行为,使患者上肢各关节、运动肌肉群以及运动功能神经群得到有效的物理刺激,达到恢复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目的。同时通过位置、速度、力以及患者上肢关键部位肌电信号等传感器实时的反映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效果。下肢关节康复器CPM仪厂家直销!
全文阅读近年来,上肢康复机器人作为医学与工程学相结合的产物,掀起了新的运动神经康复技术革命,发展迅速。在康复领域中,利用机器人技术对肢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1]。由于目前大多数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训练模式分为助力训练、被动训练以及抗阻训练3种,这就对康复机器人的输出力矩提出了较高要求,即上肢康复机器人要能根据不同的训练模式输出相应的力矩。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磁粉离合器的力矩控制系统,并给出了相应的驱动电路[2]。该系统能够实时调控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输出力矩,同时为患者享有安全、舒适的康复体验提供了技术层面的支持。1总体设计本文设计的力矩控制系统以中央驱动式上肢康复机器人作为支撑平台。该机器人的动力由集中安装在机器底部的驱动电机提供,经过变速箱变速,并通过力矩控制系统,***经由套筒及齿轮将3个**的动力源分别传递到肩关节及肘关节处[3]。上肢康复机器人的动力输出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上肢康复机器人的动力输出系统结构文中设计的力矩控制系统利用PID控制算法进行闭环反馈控制。力矩控制系统对反馈回路检测到的电流进行PID算法处理,输出相应的激磁电流,从而使磁粉离合器输出相应的传递力矩。针对上肢康复难题,上肢关节康复器CPM仪应运而生!贵州上肢关节康复器哪个好
上肢关节康复器CPM仪的控制单元操作灵敏!浙江常规上肢关节康复器
全文阅读引文格式:杨启志,孙梦涛,马新坡,等.上肢康复机器人绳驱动关节的设计与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5):563-569.目前,大多数机器人的驱动系统以采用液压、气压和电动机驱动为主[1],整体重量较大、成本较高,尤其末端关节惯性大,结构复杂.钢丝绳驱动关节[2]的安全性能无疑是其在使用过程中**为重要的优点.绳驱动可以实现较远距离的动力传递,可大幅减少机器人末端关节的惯性及结构复杂性,目前被***应用于机器人的末端关节上.但由于绳驱动的固有特性,其易弹性滑动、误差易累计,因此绳自身的弹性摩擦驱动需要专业的张紧结构,保证绳的张紧.文中提出了一种“钢丝绳+齿形带”的广义绳驱动方案,钢丝绳传动为主,体现了可远距离传动而且结构复杂性小、末端关节驱动惯性大幅降低的优点;而在关节部位以齿形带传递为主,可实现高精度啮合传动,无弹性滑动.该广义绳驱动中,钢丝绳的选型及关节的设计对于机器人安装以及运行安全极为重要[3-4].尤其在康复机器人领域,人们对精密性、传动精确性、控制简便性、整机稳定性等要求不断提高.钢丝绳索作为一种柔性传动介质,有柔性传动振动小、传动精度高、噪声小、传动平稳、降低关节重量[5-6]等特点,得到了国内外学者***认可。浙江常规上肢关节康复器
杭州万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机械及行业设备,拥有一支专业技术团队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公司自成立以来,以质量为发展,让匠心弥散在每个细节,公司旗下下肢关节康复器,上肢关节康复器,气压止血器,医用电动骨锯钻深受客户的喜爱。公司将不断增强企业重点竞争力,努力学习行业知识,遵守行业规范,植根于机械及行业设备行业的发展。杭州万瑞立足于全国市场,依托强大的研发实力,融合前沿的技术理念,飞快响应客户的变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