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EPC控制热解析仪VOCS检测

时间:2023年10月18日 来源:

全自动热解析仪连接色谱日常使用,打开电源开关,检查各项时间和温度设置是否合适,然后等待仪器升温到预设值。连接吸附管,置于加热盒前的支架上。温度到达设定值后,按用户自己的需要开始解吸流程,各阶段的参考时间为:解吸5-10分钟,进样30秒,反吹10-20分钟。标样的解吸流程只是在“吹扫”阶段从右侧的三通注样口将标样打进去,其余相同。解吸完成后,将吸附管置于加热盒前支架上冷却后再拆下,再将下一个样品吸附管装好。由于本全自动热解析仪具有控温系统,所以可单独完成样品吸附管的活化工作。热解析仪价格谁家便宜?扬州EPC控制热解析仪VOCS检测

热解析仪的故障原因和排除方法:1、仪器不能启动。检查电源线是否插实、保险管是否完好、电路是否接通。保险管烧毁的可以更换备件中的4A保险管,电路不通的需要联系厂家进行检查、维修。2、长时间不就绪(温度异常)。长按状态键观察管路、阀箱、样品(加热盒)三路温度:①某路温度显示为499,则为该路温度传感器故障,用万用表测量该路传感器电阻(应为100Ω),开路(无穷大)则表示传感器损坏需要更换;阻值正常则检查插头连接是否正常。②某路温度显示为室温或略高于室温,则为该路加热组件故障,用万用表测量该路加热组件电阻(加热盒阻值>300Ω,阀箱阻值>300Ω,管路阻值约15Ω),开路(无穷大)则表示加热组件烧毁需要更换;阻值正常则检查插头连接是否正常。池州双通道热解析仪哪家好上海A90(PLUS)全自动二次热解析仪批发请找上海锂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在使用热解析仪时可别忘了对其进行维护保养的工作,热解析仪是一款带电子冷阱和二次吸附解吸功能的仪器,通过二次冷阱聚焦和直接电阻加热快速升温方法解决了一次解吸峰型差和解吸率低的问题。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全程软件控制,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职业卫生防治、CDC、环保等行业。该仪器是为在一定的气流和温度下解析(脱附)出吸附管中的吸附物质的一种装置。对于脱附沸点400摄氏度以内的热稳定性物非常适应。使用加热的方法使得吸附在吸附剂上的组分脱附,并且将其直接往气相色谱系统的分析柱上吹扫,然后进行分析,使热脱附的样品谱带在色谱柱柱头上保持塞子形,不会有谱带扩宽的情况发生。

热解析仪是一种样品前处理装置,把样品进行加热,解吸收集到的蒸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再导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检测。应用于任何型号的气相色谱仪,并且不需改动原气相色谱的任何部件及操作条件。二次热解析仪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设置调节好二次热解析仪解吸炉所需温度;2、选好所需流量,调节好压力阀位置(依据压力指示);3、在采气口串接好100ml注射器;d)安装吸附管;4、按下二次热解析仪电磁开关阀,使氮气流经吸附管,进入注射器约10ml时,断开电磁阀。停止氮气进入注射器。5、热解附3——20分钟(根据样品不同要求而定);6、按下电磁阀开/关按钮,使氮气再一次冲洗流过吸附管进入注射器,当注射器刻度到达100ml时,立刻关闭采气流量;7、取下二次热解析仪注射器并立刻用橡胶帽堵死注射器进口,根据需要取一定量注射器内气体注入气相色谱仪进行定性定量分析。A90PS全自动二次热解析仪调试请找上海锂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通用型热解析仪是一种样品前处理装置,使用它可极大扩展气相色谱仪的应用分析范围,通用型热解析仪的回收率接近100%,限度降低检测限,因而保证了线性范围、分析的精密度和准确度。通用型热解析仪的具体操作讲解:热解析仪温度控制调节:1)打开仪器总电源;2)一手按住(此时数码指示为给定温度,三个指示灯中,SV灯亮),一手按或直至指示数码为所需设置温度;3)同时松开双手,此时,PV,OUT灯亮,热解析仪开始加热升温,当OUT灯出现灭和亮交替时,说明控制温度已接近给定温度。从测温数码上看,有时会超过给定温度,这没有关系。此现象是为了减少控温平衡时间,所采取的温度超调,过几分钟,温度会降回到设定温度。上海热解析仪维护保养请找上海锂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扬州EPC控制热解析仪VOCS检测

热解析仪维护保养哪家靠谱?扬州EPC控制热解析仪VOCS检测

热解析仪对物品进行定量与定性检测时,热解析仪是样品前处理设备,把样品进行加热,解吸收集到的蒸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再导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检测。热解析仪的作用与原理?原理:待测的样品空气被引入吸附管;根据取样的化合物或混合物来确定合适的吸附剂。选择合适的吸附剂后,挥发性成分保留在吸附管中。因此,流动的空气样中挥发性成分被消除。将吸附管加热,解吸收集到的蒸气(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待测样品随惰性载气进入配备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毛细管气相色谱仪进行分析。热解析仪可方便的用于多种采样方式,如使用干电池的空气采样器对外部环境采样后在实验室内分析,或者采用移动热解析仪/气相色谱仪平台实现现场采样分析。扬州EPC控制热解析仪VOCS检测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