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水淡化企业现状
面对淡水资源短缺问题,世界各国的海水淡化企业研发团队都在研究着解决措施,海水淡化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比较有前景的解决方法之一。海水淡化即利用海水脱盐生产淡水,是指通过水处理技术脱除海水中的大部分盐类,使处理后的海水达到生活用水或工业纯净水标准,并能作为居民饮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是一种淡水增量技术。海水储量巨大,获取成本几乎为零,海水淡化生产稳定性强,受原料供应和自然气候条件影响很小,淡化水的水质纯净,可以为工业和生活提供稳定供水,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出了一份力量。海水淡化企业的主要业务布局在反渗透海水淡化领域。福建海水淡化企业现状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企业已掌握反渗透和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关键设备研制取得突破,相关技术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根据自然资源部较新发布的《2019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截至2019年底,全国应用比较多的技术为反渗透技术,工程数量达97个,工程规模100.09万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63.60%;应用低温多效技术的工程15个,工程规模56.55万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35.94%;应用多级闪蒸技术的工程1个,工程规模6000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0.38%;应用电渗析技术的工程3个,工程规模800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0.05%;应用正渗透技术的工程1个,工程规模500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0.03%。大型海水淡化公司哪个强我国推动海水淡化生产企业为工业企业点对点供水。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海水、雨水、洪水、生活污水、矿井水等非常规水源的再利用问题逐渐受到有关部门及相关研究者的关注。我们都知道,地球上的海水总量占世界总水量的97.5%,大约为13.5亿立方米。我国海岸线长达1.8万公里,海洋资源丰富,进一步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是解决我国沿海淡水资源短缺的现实选择。我国高度重视海水淡化企业发展,重点推进海水淡化工程建设。目前,青岛海水淡化建成规模已占全国已建成规模的五分之一。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是增加水资源供给、优化供水结构的重要手段,对缓解我国沿海地区及近海岛屿水资源短缺、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新区将海水淡化产业作为“十四五”时期重点产业和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规划,着力抓好“五个一”布局:“一中心”,即探索建设海水淡化试验场,创建国家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一基地”,即将自然资源部天津临港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成为具有全球产业带领的示范样板工程;“一区”,即将海水淡化作为临港支柱产业,大力支持天津临港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一联盟”,即天津海水淡化产业(人才)联盟,由海淡所牵头推动联盟单位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多领域加强合作;“一系列政策”,即通过实施“人才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确保人才时间享受政策待遇。海水淡化产业还辐射到机械制造业、化学提纯、海洋产业等其他产业。
推动海水淡化水生产企业为工业企业点对点供水。市和相关区人民有关部门应当在沿海区域规划建设海水淡化工程,推动工业园区规模化应用海水淡化水。鼓励沿海区域新建、改建、扩建高耗水建设项目优先使用海水淡化水。统筹配置地表水、再生水、海水淡化水等水资源,逐步提高海水淡化水在水资源中的配置比例。因地制宜推动符合相关标准的海水淡化水进入市政供水管网,水务部门应当加强对供水水质的监管,确保供水安全。鼓励银行、保险机构、融资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提供符合海水淡化项目需求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服务,加大对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开发、重大装备制造、材料生产和高新技术引进等项目提供支持和融资服务力度。海水淡化企业以先进技术的应用将降低运管费用,从而降低吨水处理成本。移动式海水淡化厂家推荐
目前海水淡化企业的海水淡化工程累计日产能约为80万吨/日。福建海水淡化企业现状
海水淡化不再是一个项目更多的是一项利民的技术。淡化后的水质不但有效缓解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还能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今年我国国家发展变革委、自然资源部还联合发布了《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为的就是更好的推动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与壮大,满足人们的淡水需求。在海水淡化项目中重要的便是海水淡化设备,海水淡化企业对于设备的研究技术便是如今大热的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利用反渗透膜分离性有效去除水中的无机盐、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杂质,该膜元件具有流道更宽、更耐污染、运行稳定性更好,产水回收率更高等特点。福建海水淡化企业现状
上一篇: 船用海水淡化厂家诚信推荐
下一篇: 岛用海水淡化公司报价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