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进行淡化海水
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造成的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水资源危机日益严重。一些地区发生严重干旱,水资源成为稀缺和宝贵的资源。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许多学者将目光转移到海水淡化领域。反渗透膜分离技术是当今应用比较广的商业化海水淡化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水会通过外界压力的作用克服渗透压,通过半透膜由高向低渗透压侧溶液中进行扩散。反渗透膜分离技术是通过排斥盐离子发挥作用,在海水增压的情况下,通过反渗透膜排除海水中的盐分,得到淡水。反渗透海水淡化设备具有脱盐率高、耐腐蚀、耐高压、抗污染等特点,经过处理的海水,含盐量降低,可供工业、商业、居民及船舶、舰艇等领域直接使用。海水淡化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技术指标已经成熟。辽宁进行淡化海水
当前,随着全球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全球性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愈发明显。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到2050年,全球淡水需求量预计将翻一番,将给淡水供应带来巨大压力。淡水危机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据统计,世界上有近100多个国家正面临着水资源短缺问题,严重的国家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存。淡水资源通常是指河流湖泊中的水、高山冰雪以及可开发陆地淡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地球表面的71%被海洋覆盖,只有大约2.5%的淡水资源,所有淡水中的87%是人类难以开发的储存于两极的冰川、高山冰川和永冻地带的冰雪。不难看出,真正供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占总淡水总量的1%。一个形象的比喻是,在地球的大缸中,供人类使用的水资源比较少。怎么海水淡化要多少钱大规模海水淡化的技术条件日趋成熟。
国家发展委举行6月份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孟玮在发布会上透露,目前,我国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23个,全国海水淡化总能力约为每日165万吨。《海水淡化利用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每日290万吨以上,新增海水淡化规模每日125万吨以上。制定这一目标,综合考虑了沿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海水淡化利用需求量大,我国拥有较强的大型海水淡化工程设计建设能力,产业链较为完整,规模化利用已具备较好成本效益等因素。
为什么要海水淡化?全球淡水资源短缺,未来淡水需求还会持续增长。原因也很简单。一是人口逐年增长,另一方面,人类工业生产中用水和耗水量不断增加。例如,核能资源的开发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这会使水资源更加短缺。海水淡化设备的工艺是利用反渗透海水淡化膜的选择透过性,通过高压泵压力使海水通过,使海水中的水分子溶剂可以通过而盐分等离子物质被截留,从而产生淡水。反渗透膜孔径小,可有效去除海水中溶解盐、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该产品水质好、能耗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膜处理设备蓬勃发展,助力海水淡化实现自由行走。
中国海水淡化工程技术是在支持和国家重点攻关项目驱动下发展起来的,电渗析、反渗透和蒸馏法(多级闪蒸、压气蒸馏和低温多效蒸馏)等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开发,都取得相当大的进展。海水淡化技术由于海水含盐量很高,而不能被直接使用,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淡化海水,即蒸馏法和反渗透法。蒸馏法主要被用于特大型海水淡化处理上及热能丰富的地方。反渗透膜法适用面非常的广,且脱盐率很高,因此被广使用。反渗透膜法首先是将海水提取上来,进行初步处理,而降低海水浊度,防止细菌、藻类等微生物的生长,然后用特种高压泵增压,使海水进入反渗透膜,由于海水含盐量高,所以海水反渗透膜必须具有高脱盐率,耐腐蚀、耐高压、抗污染等特点,经过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海水,其含盐量降低,TDS含量从36000毫克/升降至200毫克/升左右。淡化后的水质甚至优于自来水,这样就可供工业、商业、居民及船舶、舰艇使用。我国已建和在建的海水淡化装置采用反渗透法的装机容量约占全国海水淡化总容量的65%。广西海水脱盐服务价格
“膜法”是一种以电场为驱动力的海水淡化技术。辽宁进行淡化海水
将海水或者苦咸水过滤分离成淡水的技术被称为海水淡化技术,海水淡化技术可以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在所有没有淡水水源的情况下,都要应用到该技术。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就是利用反渗透原理来制造淡水的设备。对透过的物质具有选择性的薄膜成为半透膜。一般将只能透过溶剂而不能透过溶质的薄膜视为理想的半透膜。当把相同体积的稀溶液和浓液分别置于一容器的两侧,中间用半透膜阻隔,稀溶液中的溶剂将自然的穿过半透膜,向浓溶液侧流动,浓溶液侧的液面会比稀溶液的液面高出一定高度,形成一个压力差,达到渗透平衡状态,此种压力差即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浓液的种类,浓度和温度与半透膜的性质有关。若在浓溶液侧施加一个大于渗透压的压力时,浓溶液中的溶剂会向稀溶液流动,此种溶剂的流动方向与原来渗透的方向相反,这一过程称为反渗透。反渗透法通常又称超过滤法,该法是利用只允许剂透过、不允许溶质透过的半透膜,将海水与淡水分隔开的。辽宁进行淡化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