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水脱盐方法

时间:2022年03月28日 来源:

我国水处理产业处在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的关键时期,海水淡化作为一种新型资源利用方式,有望在降本增效的基础上迅速融入多元化产业链中。就技术应用而言,截至2019年底,全国应用反渗透技术的工程占比63.6%,应用低温多效技术的工程占比35.94%,此外还有少量的应用多级闪蒸技术的工程,应用电渗析技术的工程,以及应用正渗透技术的工程。可见,反渗透技术应用还是比较热门的。实际上,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技术中,反渗透应用也是常见的一种,占比超过60%。反渗透技术因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因此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是一种工艺简单、节约能源消耗的“膜法”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海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有机物、细菌及病菌等有害成分。以节省海水淡化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将反渗透膜性能和全自动、高精度的制造工艺融为一体,从而使系统的产水率得到了提高。系统脱除率高,能耗低,能够在更低能耗下运行,或者在更低的通量下获得更多的产水量,从优化投资成本,可以帮助用户满足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及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的水。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在技术指标上已经成熟。广东海水脱盐方法

由于受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缺水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沿海和海岛地区缺水问题更加严重。为了缓解水危机,我国在厉行节水的同时,积极开发利用海水等非常规水源。由于海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边际成本,海水淡化已成为快速发展的水资源战略技术。因此,发展海水淡化产业对于缓解我国沿海缺水地区和海岛的缺水状况,优化用水结构,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如今,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在技术指标上已经成熟,成本逐步降低,能耗指标下降了近90%。大规模海水淡化的技术条件日趋成熟,海水淡化正朝着扩大单机容量和海水淡化厂建设规模的方向发展。反渗透、蒸馏、电分析等海水淡化技术已达到工业生产规模,反渗透技术已成为主流技术。反渗透海水淡化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反渗透膜的分离作用,对海水进行预处理后,用高压泵加压,使海水中的水分子通过膜渗出,而盐分等物质被阻隔在膜外,从而产生淡水。上海海水淡化原理海水淡化技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技术指标已经成熟。

海水怎么淡化?海水由供水泵进入石英砂(多介质过滤器)和活性炭过滤系统过滤。滤后水经过水质还原、pH调整以及阻垢剂添加后进入的精密和保安过滤系统,过滤后的低压海水一路进入高压泵加压,另一路进入压力交换式能量回收装置,升压后的海水经过增压泵加压后与高压泵出水混合进入反渗透膜堆系统。高压海水在膜堆的处理下一部分透过膜形成淡水,经过水质调整后进入淡水水箱储存。其余的高压浓缩水进入压力交换能量回收装置回收能量后排放。就目前海水淡化设备制造市场而言,我国已经基本具备了加工制造海水淡化设备的能力,其质量保障体系也能够满足要求。设备的生产成本至少比国外低30%,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价格竞争力。

海水淡化属高耗能产业,这一结论已被世界自然基金会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公认。无论是膜技术还是蒸馏技术都需要大量能耗。反渗透海水淡化膜具有高承压能力,膜通量大,氯化钠和硼去除率高等特点,广应用于海水/苦咸水淡化,是目前世界上能耗低的海水淡化膜元件之一。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海水淡化将彻底解决地球淡水资源匮乏的窘迫局面。由于海水中存在大量微生物、细菌和藻类。海水中细菌、藻类的繁殖和微生物的生长不但会给取水设施带来许多麻烦,而且会直接影响海水淡化设备及工艺管道的正常运转,所以海水淡化工程多采取投加液氯、次氯酸钠和硫酸铜等化学试剂来杀菌灭藻。海水淡化技术中的“热法”正是通过热能将海水蒸发,再形成纯净水。

随着绿色共享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入,作为“开源”的重要补给储备,海水淡化被视作“解渴”沿海的首善之选。事实上,聚光灯下海水淡化困局依然存在,难以承受的成本之重,无疑为海水淡化的坎坷命运埋下伏笔,这也成为很多企业“望而却步”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膜技术的不断成熟,反渗透技术在海水淡化处理中的应用,不但提高了我国很多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收益,同时也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反渗透膜技术是指利用特殊的薄膜材料,对海水施加压力,使水通过薄膜而截留盐,从而获得淡水。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不但能在低能耗下运行,低通量环境下还能获得更多的产水量,从而优化运行成本。经过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海水,其含盐量可降低,海水的TDS值一般在3万毫克/升以上。通过反渗透海水淡化技术获得的淡化水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甚至优于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海水淡化正朝着单机扩建和大规模建设海水淡化厂的方向发展。江苏淡化海水公司

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海水淡化技术不断进步。广东海水脱盐方法

全球海水淡化产能已从2000年的不足0.3亿吨/日 ,发展到2020年的1亿吨/日,其中大部分产能都是由中东国家贡献的。海水淡化成本也从上世纪70年代的10美元/吨,下降到目前不足1美元/吨,成本已能够做到4~5元人民币每吨。现在,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应用海水淡化技术,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供水问题。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技术积累,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完全掌握海水淡化技术的国家之一。广东海水脱盐方法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