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小基因组测序服务

时间:2021年08月16日 来源:

在高等生物细胞内除了细胞核遗传外,细胞质遗传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细胞质中主要的遗传物质的载体是线粒体和叶绿体。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动植物线粒体基因组及植物叶绿体基因组进行测序组装,突破传统mt/cpDNA分离提纯的实验壁垒,可直接利用组织总DNA获得线粒体/叶绿体基因组,对序列信息进行深入解析,通过比较基因组分析获得物种分类、系统进化、地理谱系遗传等信息。云生物自主研发的Enrichment富集技术,可降低核DNA污染,将总DNA中靶细胞器基因组比例提升。专业生物信息团队,提供人工基因注释矫正,满足NCBI数据库上传要求,高质量结果交付,助力高水平研究。基因组组分分析,对编码基因、非编码RNA等进行预测,获取测序样本基因组的组成情况。广东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小基因组测序服务

    内共生起源学说认为,线粒体和叶绿体分别起源于原始真核细胞内共生的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菌和进行光能自养的蓝细菌。该学说认为真核细胞的祖先是一种体积巨大、不需氧的、具有吞噬能力的细胞.通过糖酵解获取能量。而线粒体的祖先是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可以利用体内三竣酸循环的酶系和电子传递链在有氧条件下将糖酵解产生的**酸进一步分解,释放更高的能量。这种细菌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以后,有可能在长期互利共生中演化形成了现在的线粒体。与此类似,叶绿体的祖先推测是原核生物的蓝细菌,即蓝藻。它被原始真核细胞摄入后,在共生关系中,逐渐演化为叶绿体。由于长期的互利共生,需氧细菌和蓝细菌逐渐失去了原有的一些特征,关闭、丢失或向宿主细胞核中转移了一些基因,形成了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半自主性。 甘肃小基因组完成图小基因组测序售后服务云生物主营业务包括小基因组测序测序和分析。

    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在基因顺序和基因含量方面都是高度保守的,并且具有较低的进化速率。在此,我们以五味子科为例,通过系统发育学分析,对叶绿体基因组的整体进化动力学进行深入了解,并建立了基于叶绿体基因组的五味子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与其他高等植物相似,南五味子(Kadsuracoccinea)的叶绿体基因组具有典型的四方结构,具有两个反向重复序列(IR,16,536bp),由一个小的单拷贝区域(SSC,18,040bp)和一个大的单拷贝区域(LSC,94,301bp)分开(下图)。相比参考基因组八角茴香(Illiciumoligandrum,148,553bp)的基因组小kb,比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大kb。序列长度差异主要归因于基因间隔区长度的变化。

标准分析:

1.测序数据概况

(1) 原始测序数据说明

(2) 测序数据质控及统计

(3) 三代测序数据统计

2.基因组组装

3. 基因组组分分析

(1) 编码基因分析

(2) ORFs扫描及跨膜结构预测

(3) 非编码RNA分析

4. 基因功能注释

 基因组圈图

高级分析:


比较基因组分析

1.SNP检测与注释

2.Indel检测与注释

3.SV检测

4.基因组共线性分析

5.线粒体与叶绿体基因组片段交流分析

6.共有和特有基因分析

7.系统进化分析、选择压力分析

定制化生信分析

1.密码子偏好性分析

2.长重复序列Long repeat分析

3.简单重复序列SSR分析

4.基因表达量及表达差异分析(可由客户提供RNAseq) 云生物自主研发的Enrichment富集技术,可降低核DNA污染,将总DNA中靶细胞器基因组比例提升。

    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朱剑虹教授、基础医学院沙红英博士研究组与安徽医科大学曹云霞研究组合作,创新性进行极体基因组移植用于预防遗传线粒体疾病研究。该研究论文于2014年6月在国际刊物《细胞》上发表。论文**作者单位包括复旦大学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复旦大学脑科学研究院、基础医学院等,第二作者单位为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我校上海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医学生王天同学、沙红英博士及安徽医科大学纪冬梅医师为该论著的共同**作者,沙红英博士和朱剑虹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曹云霞教授和朱剑虹教授为共同***作者。该研究在国际上发表后获得高度评价。《自然》和《自然遗传学-综述》杂志分别发表题为《阻断遗传病变异传递》和《聚光灯下的线粒体置换技术》的文章,介绍中国的发明,并称“重要的是证明极体移植的可行性,并***提高了线粒体移植疗法的效率”。美国医学遗传学会**称该研究“为线粒体疾病干预提供新假设、新发现、新手段”。线粒体置换技术是当前国际生物医学的高科技前沿,我国遗传性线粒体疾病患者数量很大,该研究表明极体移植线粒体置换技术有潜在和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小基因组测序样本怎么制备呢?重庆生信分析小基因组测序售后服务

小基因组测序的样本如何运输?广东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小基因组测序服务

    SNP检测及注释:SNP(单核苷酸多态性)是指由单个核苷酸的变异所引起的DNA序列多态性。在基因组DNA中,任何碱基均有可能发生变异,因此SNP既有可能在编码基因内,也有可能在非编码序列上,位于编码区内的SNP(codingSNP,cSNP)因其可能影响个体的功能而备受关注。从对生物的遗传性状的影响来看,cSNP又可分为2种:一种是同义cSNP(synonymouscSNP),即SNP所致的编码序列的改变并不影响其所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另一种是非同义cSNP(non-synonymouscSNP),指碱基序列的改变可使以其为模板翻译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从而影响了蛋白质的功能。利用MUMmer比对软件,将每个样品与参考序列进行全局比对,找出样品序列与参考序列之间有差异的位点并进行了初步的过滤,检测出潜在SNP位点;提取参考序列SNP位点两边各100bp的序列,然后使用BLATv35软件将提取的序列和组装结果进行比对,验证SNP位点。如果比对的长度小于101bp,则认为是不可信的SNP,将去除;如比对上多次,认为是重复区域的SNP,也将被去除,***得到可靠的SNP。 广东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小基因组测序服务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