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塞式气动液压齿轮泵

时间:2021年12月23日 来源:

齿轮泵在拖拉机的实际使用中故障率相对较高,根据历年调研统计,液压提升系统的故障率在拖拉机的各个系统中一直都是比较高的,而齿轮泵在液压提升系统中的故障占比也是相对较高的,根据2018年的调研,2018年中大马力拖拉机液压提升系统故障率约为28%,占拖拉机总故障的比例约为20%,其中齿轮泵2018年的故障率约为4%,约占到液压提升系统总故障率的14%。根据市场调研,齿轮泵在实际使用中的常见故障主要有以下几种:齿轮泵漏油(油封处漏油、壳体与前后端盖结合面处、泵与发动机接合面处)、齿轮泵泵轴折断、壳体裂、不提升与提升无力、从发动机中反抽机油、高温等。齿轮泵油泵马达耗电占整个设备耗电量的比例高达50%-65%,因而极具节能潜力。活塞式气动液压齿轮泵

在现代工程机械中,基本上都离不开液压工作装置,即便主要工作装置不使用液压设备,通常也需要液压系统来实现一些辅助性的工作,液压是如此的重要,与我们的生活工作非常近。但对于非专业的普通人来说它仍然有一些神秘,各种原理也不是很好理解,对这个词很熟悉,其它就不得而知了。说到液压系统就必须要说说前列主要的泵,泵是液压系统的基础,泵是用来输送液体或给液体增压。泵的诞生非常早,古代用于提水的器具就是前列早的泵,如中国的水车,埃及的链泵。工业革命以后,随着蒸汽机的普遍应用,从而对大流量,高速输送液体的需求增加,机械泵开始诞生,到现在泵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泵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泵作为动力设备扮演着重压的角色。性能优良液压齿轮泵参数但当流体是一种高粘度的聚合物熔体时,这种限制就会大幅度降低。

齿轮泵工作时,在齿轮和轴承上承受径向液压力的作用。泵的右侧为吸油腔,左侧为压油腔。在压油腔内有液压力作用于齿轮上,沿着齿顶的泄漏油,具有大小不等的压力,就是齿轮和轴承受到的径向不平衡力。液压力越高,这个不平衡力就越大,其结果不仅加速了轴承的磨损,降低了轴承的寿命,甚至使轴变形,造成齿顶和泵体内壁的摩擦等。为了解决径向力不平衡问题,在有些齿轮泵上,采用开压力平衡槽的办法来消除径向不平衡力,但这将使泄漏增大,容积效率降低等。CB—B型齿轮泵则采用缩小压油腔,以减少液压力对齿顶部分的作用面积来减小径向不平衡力,所以泵的压油口孔径比吸油口孔径要小。

齿轮泵炸裂①铝合金材料齿轮泵的耐压能力为38~45MPa,在其无制造缺陷的前提下,齿轮泵炸裂肯定是受到了瞬间高压所致。②出油管道有异物堵住,造成压力无限上升。③安全阀压力调整过高,或者安全阀的启闭特性较差,反应滞后,使齿轮泵得不到保护。④系统如使用多路换向阀控制方向,有的多路阀可能为负开口,这样将遇到因死点升压而憋坏齿轮泵。齿轮泵有左转和右转之分,如果转动方向不对,其内部齿轮啮合产生的容积差形成的压力油将使油封被冲坏而漏油。上置立式:泵装置立式安装在油箱盖板上,主要用于定量泵系统。

液压齿轮泵是液压传动系统中普遍应用的动力元件,由于其具有压力高,耐污染能力强,价格低廉等特点,被多地应用于工程机械、建筑机械等各类液压系统中。齿轮泵在出厂试验跑合过程中,因存在扫膛现象,不可避免地产生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将直接污染液压试验系统,而且由于目前试验台油液污染常规控制技术和手段的限制,污染物质还会通过残留在齿轮泵内部的油液污染齿轮泵本身,降低齿轮泵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因此对于齿轮泵试验台油液净化技术的研究已得到系统行业的普遍重视。齿轮泵在使用的过程中要经常检查并且维修。活塞式气动液压齿轮泵拆卸

节能化就成为了当前齿轮泵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活塞式气动液压齿轮泵

齿轮啮合时齿向接触线把吸油腔和压油腔分开,起配油作用。当齿轮泵的主动齿轮由电动机带动不断旋转时,轮齿脱开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变大则不断从油箱中吸油,轮齿进入啮合的一侧,由于密封容积减小则不断地排油,这就是齿轮泵的工作原理。泵的前后盖和泵体由两个定位销17定位,用6只螺钉固紧如图3-3。为了保证齿轮能灵活地转动,同时又要保证泄露前列小,在齿轮端面和泵盖之间应有适当间隙(轴向间隙),对小流量泵轴向间隙为,大流量泵为。齿顶和泵体内表面间的间隙(径向间隙),由于密封带长,同时齿顶线速度形成的剪切流动又和油液泄露方向相反,故对泄露的影响较小,这里要考虑的问题是:当齿轮受到不平衡的径向力后,应避免齿顶和泵体内壁相碰,所以径向间隙就可稍大,一般取。为了防止压力油从泵体和泵盖间泄露到泵外,并减小压紧螺钉的拉力,在泵体两侧的端面上开有油封卸荷槽16,使渗入泵体和泵盖间的压力油引入吸油腔。活塞式气动液压齿轮泵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