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波器的触发原理
欠幅触发 同过设置高低电平门限,触发那些跨过了一个电平门限但没有跨过另一个电平门限的脉冲。有两种类型可选:正矮脉冲,负矮脉冲。斜率触发斜率触发是指当波形从一个电平到达另一个电平的时间符合设定的时间条件时,产生触发。正斜率时间:波形从低电平达到高电平所用的时间。负斜率时间:波形从高电平达到低电平所用的时间。超时触发 超时触发是指从信号与触发电平交汇处开始,触发电平之上(或之下)持续的时间超过设定的时间时,产生触发。虚拟示波器结构图虚拟示波器结构图。示波器的触发原理
要使屏幕显示稳定的波形,则需将被测信号本身或者与被测信号有一定时间关系的信号加到触发电路,作为触发条件的比较对象,这个比较的对象就是触发源。**常见的触发源是内触发(INT),即用被测信号作为触发源,如通道1、通道2、通道3,使用时需要注意的是选择信号当前所在通道作为触发源,这是大部分初学者忽视的问题:将一个没有接入信号的通道作为触发源。除了内触发(INT)外,还有外触发(EXT或AUX IN)和电源触发(LINE)两种触发源。外部触发是**于信号通道的触发源,该触发源只能是低频与高频信号,与被测信号之间要具有周期性的关系;电源触发使用示波器的市电输入作为触发信号,这种方法在测量与交流电源频率有关的信号时是有效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了解下。示波器使用步骤示波器探头详解 示波器探头详解。
3. 如何让一个抖动的跳动的波形稳定下来波形抖动,人们往往会认为是源信号不稳定引起的,而多数情况下,却是触发电平没有调节到位引起的。 在示波器TRIGGER(触发控制)区域,有一个触发电平控制旋钮LEVEL,顺时针转动会增大电平,逆时针转动会减小电平。 在旋转触发电平旋钮时,会改变触发电平,同时,液晶屏上会实时的显示当前的触发电平电压值。 | 如果想快速让触发电平恢复至零点,可以按一下触发电平旋钮。 一般情况下,让触发电平的值处在波形的有效电压范围之内即可。例如:示波器的补偿信号是0~3V的方波,所以,让触发电平处于0~3V,即可让抖动的波形稳定下来。
A、示波器在没有触发的时候,会随机抓取一段时间的信号并生成图像,由于信号是连续不断的,随机抓取的位置并无规律,这些静态的图像逐个显示,就像放胶片电影一样,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动态的显示,**终在屏幕上的效果就是看到来回滚动的波形。(未触发时)示波器显示画面如下B、我们设定一个条件,用一个直流电平作为参考,当信号的电压大于直流电平的一瞬间作为抓取信号的起始点。如下图所示,红色细线就是参考的直流电平,由于每次抓取图像的位置是有规律的,都是在信号过直流电平的瞬间抓取,所以每次抓取的信号相位一样,连续显示的时候完全重叠,看上去就是一条稳定的波形。示波器新手入门攻略。
接下来简单介绍一下示波器的组成(我们的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于示波器的使用方法)(以下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示波器是由显示电路、垂直(Y轴)放大电路、水平(X轴)放大电路、扫描与同步电路、电源供给电路五个电路组成。显示电路包括示波管及其控制电路两个部分。示波管是一种特殊的电子管,是示波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示波管由电子枪、偏转系统和荧光屏3个部分组成。电子枪用于产生并形成高速、聚束的电子流,去轰击荧光屏使之发光。示波管的偏转系统大都是静电偏转式,它由两对相互垂直的平行金属板组成,分别称为水平偏转板和垂直偏转板。分别控制电子束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影像分析器之:矢量示波器。双扫描示波器
示波器的使用以及基本原理。示波器的触发原理
下面介绍一下常见的耦合方式:直流(DC)耦合:触发源信号交流和直流成分都被送入触发电路。交流(AC)耦合:触发源信号直流成分被滤去。适用于观察从低频到较高频率的信号。高频(HF)抑制:触发源信号中特定频率以上的信号都被滤去。适用于观察含有高频干扰的信号。低频(LF)抑制:触发源信号中特定频率以下的信号都被滤去。适用于观察含有低频干扰的信号。噪声(Noise)抑制:用低灵敏度的直流耦合来抑制触发源信号中的噪声成分。适用于观察含有高频噪声干扰的信号。触发耦合其实就是一种对触发信号的低通或高通滤波。因此可对噪声大的信号加入“高频抑制”耦合,过滤掉其中高频部分,示波器的触发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