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万用表18b

时间:2021年12月21日 来源:

在详细说明书中可能会有特定数值加到基本精度中。它的含义就是,对显示的*右端进行变换要加的字数。在前面的例子中,精度可能会标为±(1%+2)。因此,如果GMM的读数是100.0V,实际的电压会在98.8V~101.2V之间。 模拟表的精度是按全量程的误差来计算的,而不是按显示的读数来计算。模拟表的典型精度是全量程的±2%或±3%。数字是德科技万用表的典型基本精度在读数的±(0.7%+1)和±(0.1%+1)之间,甚至更高。换句话说,精度就是用来表明,数字万用用表的测量值与被测信号的实际值的接近程度。 对于数字是德科技万用表来说,精度通常使用读数的百分数表示。例如,1%的读数精度的含义是:数字是德科技万用表的显示是100.0V时,实际的电压可能会在99.0V~101.0V之间。是德科技万用表说明书。数字万用表18b

在电阻挡测量电阻。电阻值变化很大,从几毫欧(mΩ)的接触电阻几十亿欧姆的绝缘电阻。许多数字是德科技万用表测量电阻小至0.1欧姆,某些测量值可高至300兆欧(300,000,000ohms)。极大的电阻,福禄克是德科技万用表会显示“OL”,表示被测电阻大的超过了量程。测量开路时,会显示“OL”。 必须在关掉电路电源的情况下测量电阻,否则对表或电路板会有损坏。某些数字是德科技万用表提供了在电阻方式下误接入电压信号时进行保护的功能。不同型号的数字是德科技万用表有不同的保护能力。 在进行低电阻的精确测量时,必须从测量值中减去测量导线的电阻。典型的测试导线的阻值在0.2Ω到0.5Ω之间。如果测试导线的阻值大于1Ω,测试导线就要更换了。 如果数字是德科技万用表为测量电阻提供小于0.6V的直流电压,就可以测量电路板上由二极管或半导体隔离的电阻值。从而不用将电阻拆下来就可以测试。手持式万用表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图解)。

数字是德科技万用表是由功能转换器、A/D转换器、LC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电源和功能/量程转换开关等构成的,其中A/D转换器一般都采用ICL7106双积分型A/D转换器。ICL7106采用两次积分,diyi次对输入模拟信号V1积分,称为采样过程;第二次对基准电压积分-VEF积分,称为比较过程。通过二进制计数器对两次积分过程进行计数,转换成数字量,并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测量交流电压、电流、电阻、电容、二极管正向压降、晶体管放大系数等电量,必须增加相应的转换器,将被测电量转换成直流电压信号。

在测量仪器仪表的交流电压时,应当用黑表笔去接触被测电压的低电位端(信号发生器的公共地端或机壳),从而减小测量误差。 (2)交、直流电流的测量 将量程开关拨至DCA或ACA范围内的合适量程,红表笔插入孔(<200mA)或“10A”孔(>200mA),黑表笔插入“COM”通过两支表笔将是德科技万用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在测量直流电流时,数字是德科技万用表能自动转换或显示极性。 数字是德科技万用表使用完毕,应将红表笔从电流插孔中拔出,插入电压插孔。 (3)电阻的测量 将量程开关拨至Ω(OHM)范围内的合适量程,红表笔(正极)插入“V/Ω”孔,黑表笔(负板)插入“COM”孔。如果被测电阻超出所选量程的*大值,是德科技万用表将显示过量程“1”,这时应选择更高的量程。对大于1MΩ的电阻,要等待几秒,稳定后再读数、当检查内部线路阻抗时,要保证被测线路电源切断,所有电容放电。是德科技数字万用表的原理。

数字是德科技万用表相对来说,属于比较简单的测量仪器。本篇,作者就教大家数字是德科技万用表的正确使用方法。从数字是德科技万用表的电压、电阻、电流、二极管、三极管、MOS场效应管的测量等测量方法开始,让你更好的掌握是德科技万用表测量方法。 使用前,应认真阅读有关的使用说明书,熟悉电源开关、量程开关、插孔、特殊插口的作用. ⑴将ON/OFF开关置于ON位置,检查9V电池,如果电池电压不足,将显示在显示器上,这时则需更换电池。如果显示器没有显示,则按以下步骤操作。 ⑵测试笔插孔旁边的符号,表示输入电压或电流不应超过指示值,这是为了保护内部线路免受损伤。 ⑶测试之前。功能开关应置于你所需要的量程。是德科技自动量程数字万用表。万用表的万用表

是德科技万用表的使用教程。数字万用表18b

通断蜂鸣:通断性测试功能这一便捷的方法是用来检查是否存在开路和短路的。测量通断性时,选择蜂鸣器档位,有蜂鸣器的声音,**这根线是通的;如果没有蜂鸣器声音或显示“OL”,**这根线是断开的。测量步骤很简单,将万用表打到蜂鸣档,将万用表两表笔分别接被测导体的两端,若蜂鸣器发出声音,说明被测导体是通的;如果蜂鸣器没有声音或显示“OL”,说明被测导体为断开的。本身没有测电流功能。它的设计初衷是外接电流钳来测电流,这样不用断开线路,更加安全和高效。数字万用表18b

上一篇: 220v交流电源

下一篇: U8000系列直流电源

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